【圖表】NFT交易大幅萎縮,是跌落神壇?還是正在轉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2年對NFT而言是大起大落的一年,隨著有越來越多名人與品牌跨界合作投入NFT,帶來許多商機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卻也有許多犯罪事件隨之而來,而幣圈的動盪,也讓NFT市場面臨多重挑戰....
2020年10月,數位藝術家 Beeple(本名 Mike Winkelmann)將一支僅10秒鐘的短片作品鑄造成獨一無二的數位資產形式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以6萬7千美元的價格售出。隔年2月收藏家再轉賣此項作品時,投標金額成長近百倍,最終以660萬美元售出。
而這位藝術家的另一幅拼貼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同時也在佳士得拍賣行以起標價100美元標售,最終以6千930萬美元天價賣出,再創下當年NFT作品單價紀錄,掀起NFT熱潮。

自2020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各國紛紛關閉國境與實體活動,收藏家與投資人改將大筆資金投注在僅存於網路上的物件,成為NFT熱度急速上升的契機。
許多人稱2021年為NFT的元年,知名線上字典柯林斯辭典(Collins Dictionary)更因為搜尋結果成長11000%而將NFT選為當年度的代表字,反映2021年NFT的火熱程度。
從社群媒體頭像、NBA球員卡到數位生成藝術作品,NFT極廣的應用範圍讓許多人爭相投入這塊新興市場,更成為許多人彰顯財富的象徵之一。
2021年的NFT熱潮也進一步帶動主要交易貨幣價值提升。從下圖NFT交易金額與以太幣價格變化可以發現,2021年以太幣價格受到市場需求影響逐漸上升,而NFT單日交易量在2月以後逐漸成長,與以太幣價格成長有相近的成長趨勢。

2021年5月,以太幣創下第一個高峰,價格突破4000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專家指出除了加密貨幣投資需求激增,使用以太幣為主流交易貨幣的NFT也功不可沒。
除了前述提到的藝術作品,許多名人與品牌也爭相投入NFT市場,例如時任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就將自己於2006年發布的第一則Twitter推文鑄造拍賣,最終以1630.58以太幣得標,換算當時市值約7836萬台幣。知名交易平台Ebay也宣布開放NFT買賣,搶進最火熱的交易市場。
這股風潮也燒到了台灣,結合加密貨幣的熱潮,許多人紛紛投入NFT市場一探究竟。老字號台灣鹹酥雞品牌「師園鹹酥雞」於 OurSong 公開發行師園鹽酥雞NFT,持有者可憑NFT兌換對應炸物一份,開售一天價格就飆升百倍。
周杰倫也於2022年1月1日與平台Ezek共同推出「Phanta Bear」(幻想熊,又稱杰倫熊),起價0.26顆以太幣(折合當時價值約台幣28萬元),結合明星與社群優勢,開賣40分鐘就售完引發廣泛討論,讓NFT從此進入台灣大眾視野。

炒作高峰之後,NFT迎來現實的考驗
隨著有越來越多名人與品牌跨界合作投入NFT,帶來許多商機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卻也有許多犯罪事件隨之而來。例如2021年11月一系列以悟空猴為主題的「Monkey Kingdom」NFT,經炒作後價格不斷飆升,卻出現Discord社群遭駭導致等著鑄造NFT的使用者虛擬錢包遭駭、加密貨幣被盜走等情事。
也有駭客利用知名NFT交易平台OpenSea網站漏洞,誘騙使用者交出自己持有的NFT資產,最終有32人受害,駭客得手約270萬美元。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就曾於報導指出,NFT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將數位資產上鏈後產生Token(代幣),使數位資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一旦發現持有 NFT 沒有預期的獨特性(非同質化),或是發生履約糾紛,目前國內並無相關監管機制可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除此之外,人人都可鑄造與發售NFT,也讓相關專家學者擔憂將重演2000年初的網際網路泡沫化事件,擔心NFT炒作過頭,有超過9成8的專案價值將會歸零。
其中具代表性的是2021年以近8千萬元購買下Twitter執行長首則Twitter推文的買家,時隔一年欲轉手出售,卻僅有7人參與投標,投標加注金額最高僅有0.09顆以太幣(折合當時價值約277美元),與去年熱烈投標的情景相比大相徑庭。
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也對NFT市場產生不小的影響。2022年受俄烏戰爭影響,美國科技類股大跌,也進一步影響到加密貨幣市場,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stablecoin),更面臨大失血。

NFT近期最後一次銷售額高峰是出現在5月,知名NFT頭像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簡稱BAYC)母公司發售元宇宙虛擬土地Otherside,總計20萬筆土地,引發瘋狂搶購熱潮,募集近2.85億美元。
但在那之後,遭遇加密貨幣崩盤事件,十大加密貨幣的穩定幣「TerraUSD」(或稱 UST)跟Luna幣價格一夕間蒸發99%,重挫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以太幣等大型加密貨幣也接連受到影響,許多在幣圈投資失利的投資人,紛紛退出交易市場,導致使用以太幣為主要交易貨幣的NFT交易市場逐漸委靡。

低迷市場成為NFT實際應用的轉機
回顧過去一年NFT重大事件可以發現,相較2021年的風起雲湧,2022年NFT雖然受整體交易市場低迷影響,卻仍然能看見更多跨界品牌的投入與多方嘗試,不再僅限於一張存於網路雲端的JPG圖檔。日本經濟新聞報導,NFT過去強烈的投機要素已逐漸轉淡,企業反而可以利用無法複製、防止篡改資料或持有證明資訊的特點,將NFT轉為更多元化的應用服務,例如製成數位名片、履歷等,活用在企業行銷與數位轉型的策略。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