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在史達林身邊做事就像每天走一趟鬼門關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在史達林身邊做事就像每天走一趟鬼門關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亞歷也總像以前那樣給她幫手。他們給孩子煮的東西都很簡單,跟當時史達林吃的沒什麼不同,比如史達林在五十五歲的生日宴上,給客人吃的就是酸菜湯和燉小牛肉。不過孔策沃裡的美味小吃就只能在孔策沃吃,亞歷在這方面可是個傑出的僕人,甚至連一罐醃漬品都不准孩子們帶去莫斯科。

文: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莉莉安娜與亞歷詩情畫意的生活也畫下了句點。

「豬養肥了就該宰。」小伊凡多年後如此描述政府對生意人的新政策。這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讓私人企業的稅越繳越多。「企業家每繳完一筆稅,政府就會再加一筆,然後又是一筆,一直加到納稅人沒錢付為止,最後『耐普曼』只得啷噹下獄。」

莉莉安娜為了救亞歷,便把前任丈夫留下來的銀器、金錶和珠寶等紀念品,全賣給家族裡的人。然而這些到頭來全是枉然。一回亞歷付不出稅金,便進了大牢。不久前還是耐普曼的這些人全給判了重刑。當時還沒人曉得,這些人一旦入獄,很多都再也沒重獲自由。

莉莉安娜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跑去找卡卡出主意。兩人一起去找喬治亞的共產領導菲利普.馬哈拉澤,馬哈拉澤則同意放了亞歷,但得有人頂替。史達林的母親立刻自告奮勇,馬哈拉澤雙手一攤:「我總不能逮捕史達林的母親。」不過他看兩人心意堅決,便同意讓亞歷的弟弟瓦西里(用喬治亞話說是瓦索)去頂替他坐牢。

亞歷出獄後沒有浪費時間,馬上動身前往莫斯科。他透過喬治亞的人脈(很可能是透過史達林的長子雅科夫.朱加什維利),找上了史達林。兩人在深夜談過話後,史達林不只下令免去他欠稅的刑責,還給了他一份只有史達林的親信才能做的工作——亞歷成了位於克里米亞的福羅斯鎮,黨中央委員會首座避暑別墅的總管。史達林也寫信給當時外高加索的共產黨領導拉夫連季.貝利亞,要他撤銷對亞歷的所有控訴。

從那之後,亞歷所報效的對象就變成了黨、國家及內務人民委員部,而具備生意頭腦和組織能力的他,也直接成為內務人民委員部裡的官員。

「我繼父用這種讓人跌破眼鏡的方式,以一名提弗里斯失敗的餐廳老闆之姿,突然攀上克里姆林宮的官場巔峰,進入史達林集團的核心。」小伊凡寫道。

只不過這顆甜滋滋的糖果裡卻包藏了一顆禍心,而這顆禍心的名字就叫貝利亞。


他喜歡親自折磨礙事的人,給他們抽指甲,讓手下當這些人的面強暴他們的妻子。

拉夫連季.貝利亞是歷史罕見的惡劣人物。他為史達林組織了各種清洗及槍決行動,更是古拉格集中營的策劃人。因他而死的人數以百萬計。

此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這點從涅斯托爾.拉科巴的故事便可驗證。拉科巴是阿布哈茲的共產黨領導,也是史達林的多年好友,更是貝利亞一路走來的精神導師。不過在這名喬治亞人與史達林走近後,貝利亞便開始有計畫地破壞他的地位。貝利亞布局緩慢,但鍥而不捨,直到一九三六年,史達林才總算點頭讓他暗殺拉科巴。貝利亞親自找拉科巴共進晚餐,藉機給他餵毒,然後冷眼看著好友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後他又親手刑求拉科巴的妻子,並殺害拉科巴一對正值青春期的子女。

貝利亞一旦認定誰是敵人,不殲滅對方絕不罷手。亞歷被貝利亞的機關判定有罪,卻成功逃過牢獄之災,甚至上達史達林天聽,成功扭轉命運這件事,被貝利亞視為是對他個人的侮辱。

亞歷也因此成了他的眼中釘。

很難說亞歷是不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對手是哪號人物,但他鐵定知道一份能與史達林如此貼近的工作,絕非尋常。

在史達林身邊做事就像每天走一趟鬼門關。

然而在打理克里米亞避暑別墅的這件事上,亞歷想必是做出了成績,因為黨在一年半後就把他召回莫斯科,指派給他新任務:管理史達林在當時莫斯科近郊的孔策沃剛蓋好的別墅,以及包含擠奶場、菜園和雞舍在內的附屬農莊。史達林大概想像列寧那樣,確保他的食物來源衛生可靠並且有警衛把關。

這間別墅是史達林在妻子自殺後開始興建,設計者是梅爾扎諾夫——史達林的別墅幾乎都由他規劃,不管是莫斯科郊外,還是克里米亞,又或者是阿布哈茲新阿豐那間都一樣。屋子裡固定配有一百五十名警衛,安裝了六條電話線。外圍種了七萬棵樹,面向路的那邊還堆了幾座假山好掩住別墅,加強保全。在孔策沃這一大片土地上還有幾間給僕人用的房子,亞歷與莉莉安娜就住在其中一間。

喪妻後的史達林情緒沮喪,在這裡尋求安全的庇護。別墅裡有座玫瑰花園,他喜歡親手照料,另外還有果園、檸檬樹、蘋果樹和梨樹,甚至種了幾排西瓜。

亞歷僱了一名叫梅特列韋利的喬治亞人到廚房工作。這人來自拉恰,是個專出名廚的地方。「亞歷給他的薪水是一般主廚能領到最高金額的兩倍,只有一個條件:手腳不能不乾淨。」小伊凡寫道。「亞歷跟我們解釋廚師通常會偷食材,若是主管本身不老實,底下的人就會依樣畫葫蘆。用這種方式救下來的食材錢要比雙倍的主廚薪水多多了。」

他還雇用了一名十八歲的姑娘伊斯托米娜。這姑娘不久前還在首都一家工廠工作,不知怎地被國安組織相中,挑來當史達林的管家。伊斯托米娜成了日益年邁的獨裁者身邊的重要人物,不光給他做飯,也成了他的情人。

莉莉安娜的孩子們也搬到莫斯科上大學,每個禮拜都會到孔策沃探望她和亞歷,一家子得以共處片刻,回憶提比里斯的黃金歲月。即便亞歷和莉莉安娜如今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們依舊深愛彼此。在孩子們來探望的日子,莉莉安娜總會給他們煎沙朗牛排,煮馬鈴薯,準備一大堆用玻璃罐裝的醃漬品,有醃香菇、酸黃瓜、番茄和喬治亞的醬汁「特克馬里」(以黃李所製)與「阿吉卡」(以番茄及甜椒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