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電信合併案通過,新三雄時代肉搏戰可能開打,對消費者權益潛藏3大隱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市場走向新三雄時代,對消費者權益恐藏著3大隱憂。業界人士認為,電信產業過去有「499之亂」的前車之鑑,未來三大業者在發動價格戰前,都會相對保守與收斂,「消費者若只把低價視為產業競爭與否的標準,恐怕會大失所望」。
2大電信合併案通過,新三雄時代肉搏戰可能開打
(中央社)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兩大申請案後,電信業朝整合邁進,但「台台併」傳出生變,牽動3大業者的「近身肉搏戰」是否開打,而電信新三雄各擁強項,未來競爭也不會侷限電信領域。
NCC昨(18)日正式拍板2大電信合併案「台台併」、「遠亞併」通過,意味國內電信產業朝整合邁進一步,儘管目前傳出「台台併」生變,但電信產業終歸是資本密集的戰場,小業者退場後,5大電信勢必重回「三強鼎立」局面,應證天下「分久必合」的道理。
以用戶規模而言,截至2022年11月止,中華電信總用戶數為1100萬戶,台灣大則有717.9萬戶、台灣之星268.2萬戶,若合併後,「新台灣大」用戶將衝上986.1萬戶;遠傳有713.4萬戶,合計亞太電信的208萬戶,合併後的「新遠傳」將達921.4萬戶的水準;三方市占率依序約是36%、33%、31%,用戶數其實都在千萬附近,實力伯仲之間;若台灣大決議不合併台灣之星,和遠傳與中華電將有至少200萬戶的差距。
5G開台大約2年半,電信業者努力吸引用戶升級5G,對平均每戶貢獻金額(ARPU)起到拉抬作用。若比較5G用戶規模,中華電5G用戶數為239.2萬戶,5G用戶成長快速的遠傳也有173.3萬戶,高於台灣大的146.8萬戶,而台灣之星則有67.5萬5G用戶,也與敬陪末座的亞太電27.9萬戶拉開距離;換言之,兩樁合併案拍板後,電信新三雄的5G用戶數均在200萬之上,實力也頗為接近。
電信業重視的ARPU方面,截至去年第3季,遠傳電信以新台幣489.3元居冠,中華電以488元緊追在後,高於台灣大的444.9元,台灣之星則以331.9元贏過亞太電信的305.9元。
至於電信新三雄的營收比較,中華電穩坐龍頭寶座,各大事業體挹注下,2022年營收達2167.4億元,高於台灣大的1722.1億元,且台灣大有超過半數來自電商貢獻,合計台灣之星逾121億元的營收,有將近1850億元的水準;遠傳2022年營收達891.51億元,與亞太電的129.3億元合計,年營收也有超過1020億元的規模。
中華電信2022年以每股賺4.71元的成績創下4年新高,並贏過台灣大每股賺3.91元與遠傳每股賺2.95元,蟬聯電信業全年每股獲利王。
值得注意的是,電信產業近年積極轉型,克服傳統電信紅利不再的變局,新三雄各有所長。中華電不只在行動、固網本業規模稱霸市場,ICT(資通訊)實力也相當強勁、企客和國際業務更遠遠高於對手。中華電信就表示,積極開發5G智慧應用,已打造100多個垂直場域,營收規模是對手的10倍,目標在5G智慧應用至少要拿三分之二的市占率。
台灣大哥大除了5G、家用寬頻之外,還有小金雞momo電商加持,不只來自電商營收占比過半,今年電商資本支出也首度超越電信本業,用於建設物流中心,有助於進一步強化電商引擎。
台灣大也擅長遊戲、影視、新創等領域,並瞄準東南亞地區布局,放眼成為區域級科技電信集團。
遠傳電信的體質「精壯」,算是最「純」的行動網路服務公司,行動服務營收已連續38個月超車台灣大,近來獲利成長率也稱霸業界,2022全年稅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年增率以9.3%居冠,贏過台灣大的3.8%、中華電的3.5%;雲端、物聯網、ICT、電商業務挹注的新經濟服務成長動能也是亮點,營收占比逐年提升至19.4%。
NCC通過兩大電信合併案後,後續還有公平會待審,以及亞太電信申請下市得通過金管會及證交所等程序,業者預估合併基準日最快也要在今年第3季,待遠亞併、台台併完成網路及服務整合,提升網路效益後,才可望看到整體合併效益對獲利的貢獻。

2大電信合併案通過有什麼影響?盤點網速、資費3隱憂
(中央社)NCC拍板兩大電信合併案通過,但消費者權益潛藏3大隱憂,第一,審查過渡期小業者客訴量大增;第二,繳回超標頻寬恐有網速變慢疑慮;第三,市場競爭是否轉弱,也讓消費者憂心。
NCC昨天正式拍板兩大電信合併案「台台併」、「遠亞併」通過,國內電信產業走向整合,預料從3G時代存續至今的5大電信,將再次重回「三強鼎立」局面。
探究背後原因,電信是重資本的產業,頻譜資源左右行動網路品質的優劣,而國內市場小卻有5家業者,造成頻譜標金動輒飆上新台幣千億元天價,後續還有網路建設與設備攤提等沉重負擔,用戶數規模只有200多萬的台灣之星、亞太電信不堪負荷、這8、9年來合計累積虧損超過800億元,只能尋求合併,黯然退出市場。
而市場走向新三雄時代,對消費者權益恐藏著3大隱憂:第一,主管機關審查期長,小業者用戶權益恐受損;第二,NCC要求業者繳回超標頻譜,期間是否影響用戶網速;第三,少了破壞價格的小業者,市場競爭強度是否因此大幅削弱。
首先,兩宗電信合併案審查時間大約近一年,後續還有公平會、證期局等關卡待推進,在「妾身未明」的情況下,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管理階層都坦言「很難做決策」,營運負擔也越來越重,自然難以高標準維護網路通訊品質,是否影響消費者權益,從數據「可見一斑」。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