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港湖立委之戰:無論是「二虎競食」或「驅虎吞狼」,高嘉瑜的選情都艱險無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外敵當前,深綠選民還有可能因為台灣基進的吳欣岱參選而變節,因此鞏固綠營基本盤,對於高嘉瑜立委連任之路,是當務之急,更是重中之重。
文:陳廷祐(專案經理)
2020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高嘉瑜,成功在港湖區扳倒時任立委且深耕在地多年的李彥秀,除了大環境因素以外,有別於傳統選戰模式,高嘉瑜掌握聲量、流量對於其選情更是一大利多,然而若以目前態勢分析,高嘉瑜能否衛冕港湖這一席立委,值得玩味。
近日,高嘉瑜的行政失靈、蘇貞昌內閣團進團出說等,炮口頻頻對內,引發民進黨基層不滿,包括相同選區的市議員李建昌、中二選區立委林靜儀都公開批評高嘉瑜,於此同時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則拋出了自己備戰港湖立委消息,為2024港湖立委選戰種下變數。
此次2022九合一選,上次慘遭滑鐵盧的李彥秀,拿下港湖區議員第一高票,原港湖區市議員後轉任台北市副市長的黃珊珊,雖然參選台北市長功敗垂成,不過其子弟兵陳宥丞披民眾黨戰袍拿下港湖第二高票,證明黃珊珊在港湖的影響力依舊,現為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的王婉諭也曾經暗示轉戰區域立委,有可能選擇其所居住生活的港湖。
多方勢力皆拋出有意參選港湖立委之戰,別於傳統的藍綠對決,如何在二虎競食、驅虎吞狼算計當中謀取最大利益,將會是2024各方陣營參選港湖立委的戰略要點。
二虎競食:兩虎之一的衛冕者高嘉瑜
高嘉瑜深耕台北市港湖選區多年,過往在藍大於綠的南港、內湖選區,高嘉瑜依舊穩定,隨著南港逐步發展,外來人口遷入,港湖人口結構也慢慢地改變,衝擊著傳統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
另外2014年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高嘉瑜與其互動頻繁,很早就已被貼上「友柯派」的標籤,隨著柯文哲人氣以及聲量居高不下,高嘉瑜與其的互動,也讓自己得以分享到更多的聲量以及政治紅利,爭取到非民進黨政治光譜支持者的認同,相對而言帶來的便是民進黨支持者的質疑,這也是為何此次高嘉瑜遭到民進黨基層炎上的主因之一。
對於高嘉瑜而言,無論黨內是否採取初選機制抑或是徵召參選,與民進黨支持者和解都是當前首要,在假想除了國民黨必定參選之外,扣除掉台灣基進的吳欣岱,另外有可能參選的黃珊珊、王婉諭皆可以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持,當少了民進黨基本盤,只靠社群媒體操作積累的空氣票,對於高嘉瑜的選情變數太大。
外敵當前,深綠選民還有可能因為台灣基進的吳欣岱參選而變節,因此鞏固綠營基本盤,對於高嘉瑜立委連任之路,是當務之急,更是重中之重。
國民黨的盤算
由此次九合一大選來看,內湖、南港的國民黨基本盤仍在,對於整體選情而言依舊是利多,然而推出怎麼樣的人選,尤為關鍵。
當推出的候選人競爭力不足,港湖的選民並不會因為是「國民黨」招牌含淚投票,從此次民眾黨議員陳宥丞拿到港湖第二高票,以及時代力量過去立委選舉的政黨票在港湖擁有競爭力便可略知一二,若無第三勢力攪局,加上高嘉瑜失去民進黨基本盤的奧援,只要推出有競爭力的人選,拿回港湖大有機會。
國民黨目前最為有利的人選仍為上次立委選戰失利的李彥秀,上一次雖以些微之差敗選,此次2022九合一大選強勢回歸,勇奪此次議員港湖第一高票,證明其影響力依舊不可小覷。
反觀國民黨其他議員,同黨第二名的游淑慧整整差了7個百分點之多,就算游淑慧對外積極表態,並喊話:「李彥秀去年因身體因素,沒有考慮再挑戰立委,國民黨就要再重新找一個候選人。」依舊無法說服藍營支持者,自己就是那個可以替代李彥秀拿回港湖的關鍵人物,先不提游淑慧票數輸給了李彥秀,甚至在港湖還不敵民眾黨的新科議員陳宥丞,國民黨其他議員如李明賢、吳世正就更不用多說了。
驅虎吞狼:坐收漁利的第三勢力
對於黃珊珊是否會參選港湖立委,國民黨議員游淑慧表示:「黃珊珊出戰港湖立委的機率小於50%」
民進黨議員王孝維表示:「黃珊珊是個活棋,趁著這次選北市長的熱度,目前看來她一定會選。」同一個黃珊珊,藍綠各自表述。
筆者則認為,黃珊珊是否要參加這一場博奕,端看藍綠雙方所推出的候選人而定,此次2022的台北市長選戰或許成為最好註解,雖然功敗垂成,但是從選戰的過程來看,黃珊珊絕對有能力吞掉藍綠雙方比較弱的那一方,只要藍綠雙方推出的候選人其中一方競爭力不足,例如:民進黨李建昌、國民黨游淑慧等,黃珊珊都有能力在中間選民的支持下,接納弱勢一方的淺色光譜支持者而勝選。
而時代力量的不分區立委王婉諭拋出2024的規劃當中,提及可能參選自己所居住的內湖南港選區,對於王婉諭而言,挑戰港湖猶如越級打怪一般艱難,目前傳出有力的競選者,包括國民黨李彥秀、民進黨高嘉瑜又或者是無黨籍的黃珊珊皆是地方深耕多年,且無論是社群操作抑或是在地議題皆有著墨。
反之王婉諭目前尚無地方經驗,雖然在特定議題表現亮眼、空戰實力更是時代力量三名立委之最,但要成功在港湖殺出一條血路,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除非上述實力堅強藍綠白候選人皆無參選,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才有可能,倘若王婉諭目標並非勝選,而是單純以戰養戰,攪亂這一池春水,對其而言倒是易如反掌。
最後,談及已經表態備戰港湖的台灣基進吳欣岱,相比高嘉瑜、黃珊珊甚至王婉諭等可以吸納中間選民的調性,定調抗中保台的台灣基進不比台南、高雄,在港湖可以說是吸引力不足,由此次吳欣岱議員選票不及5%可見一二,吳欣岱的參選,更像是為了報復高嘉瑜「友柯」,以及辜負台派支持者對於民進黨的認同,而非是為了勝選考量。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