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瑜、王世堅與民進黨支持者,即使不是同志也不一定必須是敵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粹主義或任何一種極端政治就經常訴諸極為簡化而直接的情緒以及二分法的身分劃分,所以柯文哲、王高等人才會很輕易地將質疑者打成1450和側翼。這也是中國對台認知作戰的眉角,甚至連民進黨支持者都有可能不知不覺地落入他們所設定的情緒政治操控。
文:黃涵榆(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不務正業,致力跨越學術藩籬,畢生最大夢想是台灣人成為有知識、正義感和寬闊世界觀的新民族)
日前在副總統賴清德競選民進黨主席說明會劍潭場上,高嘉瑜以和其他參與者不同的方式進場,與民眾有更近距離的互動。整個入場過程此起彼落的嗆聲,也有發言的民眾強烈抨擊高的言行,要求黨中央開除高的黨籍。
這樣的激情場景,立即被統派媒體和網路社群迅速傳播,炒作民進黨支持者「韓粉化」(所以他們也認為「韓粉」是負面標籤?)。一些與高嘉瑜友好的媒體人和政治人物也沒放過見縫插針的機會,紛紛表示對高的關心和支持,連動輒拍桌叫罵、叫人去死和「管好自己的狗」的專職黨主席柯文哲,都跳出來表示政黨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民進黨支持者在大選慘敗之後,普遍瀰漫在一股低迷的心理氛圍,急需情緒的出口,會有那樣的激情場面,也是可以理解與諒解的狀況。然而,本土政權如果要能延續,台灣如果要能抵擋中國及其協力者的全面作戰,筆者認為需要有激情過後的冷靜思考。
真性情、無知,還是精心算計?
高嘉瑜、王世堅和何志偉在選後會成為眾矢之的其來有自,個別狀況與原因不能一概而論,若真的關心台灣局勢,恐怕最需要避免無區分地妖魔化任何人。但本文無意細究他們個別的背景、從政歷程、人際網絡、言行舉止和人格特質,甚至他們家人過往的種種。
高王等人作為民意代表,接受提名的政黨的黨章約束,是天經地義的事,選民從他們的選民服務、提案、政策論述和監督行政的能力,衡量他們適不適任,也是代議政治再自然不過的事。不管怎麼衡量,最需要避免的是單一化的歸因甚至歸罪。
以高嘉瑜為例,民進黨2018年在港湖區市議員的總票率是33.88%,其中高嘉瑜一人就囊括16.25%,甚至高過黃珊珊的12.38和闕枚莎的11.49。高嘉瑜更在2020轉戰區域立委在同選區獲得過半的得票率。去年大選民進黨在這個選區雖然市議員席次維持三席,但得票率掉落到26.72。
市議員和立委選舉性質不同,自然需要更細緻客觀的對比分析。也許有人會認為高嘉瑜擔任立委之後,並沒有維護甚至提高自己責任區的民進黨支持度,將大幅萎縮的票率歸咎於她選區經營不力。
這樣的主張也許有其正當性,問題是如果用同樣的標準來檢視所有民進黨立委,還有多少人需要被咎責?換個角度來解讀,上述的數據不也反映出高嘉瑜是少數(如果不是唯一)能夠獲得跨黨派和族群支持的民進黨候選人,有助於擴大民進黨的執政版圖?
持平而論,被點名開除黨籍的那幾位理應深刻自我反省、看清現實。自己是否一廂情願地沈醉在那些別有用心的紅白藍名嘴和政治人物為他們塑造的人設和搭建的舞台?以至於讓他們以為藍白紅的「朋友」比自己黨內同志更親近、更挺他們。他們會天真到看不出自己在媒體上的發言的意義和效應,被用來挑起對民進黨的仇恨?

黨紀之外還有什麼?
任何一個政黨都有權約束、檢視甚至懲處黨公職的言行。民進黨在各種考量之下若決定將幾位引發爭議的黨公職送交考紀會,必須要能符合程序正義,一切以事實為基礎,少點情緒。
要釐清的事實包括這幾位是否逾越言論分際,甚至是以不實訊息攻擊蘇貞昌院長、林智堅、陳時中、新竹棒球場、「超徵稅收」等,形同配合中國和藍營對台的認知作戰。但同時也應該約束黨員情緒性的言語攻擊和濫揭瘡疤。
是不是必須走到考紀這一步是民進黨自己的事。從旁觀者的立場來說,與其像現在這樣各方在媒體上放話互罵,倒不如私下開誠布公溝通懇談,給予當事人充分的說明與辯駁的機會,也向他們傳遞溫柔而堅定的訊息,如何調整自己今後在媒體上的發言。
民進黨有理由禁止黨公職上藍營的談話節目嗎?但是作為黨公職人員是不是也應該負責為自己政黨的政策說明與辯護,而不是只關心自己聲量和形象?民進黨即使真的走到考紀處分這一步,鬆緊之間還是需要以智慧處理。
民主政治是什麼?
筆者必須用力澄清的是,我無意也無權為任何個別的民進黨爭議人物說情。審慎評估方方面面,該處理就處理,再大的政治效應也得承受。
民進黨和支持者也許可以找到千百個理由主張開除高嘉瑜的黨籍,但是政黨不是法院,政治也不是司法,除了考紀和咎責之外,還應該有什麼,值得民進黨中央和支持者們共同思考。整個敗選的檢討是不是有些不符比例地糾結在開除哪些人的黨籍?這對民進黨乃至本土政權真的是有利的嗎?
要找到快速發洩情緒的方式很簡單,要耐心處理情緒很難。民進黨在敗選之後的確需要好好安撫支持者的情緒,開除哪些人黨籍看起來很有戲劇效果,但是民進黨到底要怎麼從敗選的廢墟中(重新)營造政黨形象,要重新建立什麼樣的核心價值,恐怕都不見得是嚴厲執行考紀所能做到的。
民進黨的下一步
思考這些問題,也等於是思考民進黨的下一步,以及台灣的民主政治還能有什麼可能。不論怎麼思考,運用什麼策略,(民主)政治不應該只剩下同志與敵人間絕對的劃分和生死存亡的零和鬥爭。
台灣人面對很多事情,經常過於情緒,卻又不懂情緒,或不願意理解情緒的根源和變化,無法耐心地找到安頓那些情緒的方式。民粹主義或任何一種極端政治就經常訴諸極為簡化而直接的情緒以及二分法的身分劃分,所以柯文哲、王高等人才會很輕易地將質疑者打成1450和側翼。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