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freestyle〉的反向歧視:升學保障制度必須關注原住民為主體的教育公平

〈台大醫學freestyle〉的反向歧視:升學保障制度必須關注原住民為主體的教育公平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大醫學系的學生「神經元」在《大嘻哈時代2》中演唱個人創作單曲,歌詞「想要唸醫學系你的大考分數得破表,有人乘了1.35還是沒我高」引起原住民不滿。筆者認為這位學生因未理解原住民歷史正義的議題,導致反向歧視。筆者認為美國平權行動法案去留之爭議,可對台灣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做出啟示,茲論述如下。

學者陳如薰認為此制度讓原住民學生有負面印記,造成了心理傷害,除了誤解認為不公義帶給原住民學生很大的壓力,加更多加分式、化約性升學保障政策,只會形成社會誤解,易導致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自卑。重族語輕學科也會影響原住民學生學習過程的能力,因容易受到學習挫折,導致休學或輟學率高。在這樣配套措施不完備的原住民加分政策,形成原住民學生因此政策,卻成為體制下的受害者。

政策必須關注原住民為主體的教育公平

承上,筆者認為重視歷史正義因素,為強化原住民升學保障制度的關鍵點,因在心理和文化層面,學生會認為原住民升學保障制度不公平,認為憑什麼原住民學生可以加這麼多分上好學校?這些加分不是透過個人努力得來,所以不公平?但只看到表面效度的形式公平,未考量歷史正義,不知道原住民文化教育曾被壓迫和侵略的歷史事實。

現今的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其目標是給台灣原住民加入主流社會的實質公平。2015年蔡英文發表原住民族政策,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2019年總統蔡英文,公開表示目前政府很積極在規畫「原住民族學校法」,讓原住民族可以有自己的學校,而且可以有自己的課綱,這都是考量歷史正義而有的原住民教育政策回應。

而2022年時台灣原民會曾宣示,蔡英文總統原住民族政策達成執行率已超過八成,並以此自豪。然而,原住民政策是否為盲目執行,在執行的政策內容上有無符合原住民迫切的需要,筆者認為需要再次檢視和精進修正。

總言之,從美國平權法案的去留爭議所忽略的歷史正義,看台灣原住民升學保障政策,筆者認為此政策必須考量歷史正義因素,透過政策一方面建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教育系統,一方面也能讓原住民和國際接軌,達到原民轉型正義和教育公平的總目標。

最後,筆者也希望這位寫出反向歧視歌詞的台大醫學系學生「神經元」,在真正理解原住民政策的歷史正義後,再寫一首歌詞,為原住民作為台灣最先國民的尊嚴做平反。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