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超徵爭議背後,隱含了比毛澤東還高招的「把喜事當喪事辦」操作手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天從「稅收超徵」的爭議開始,一連串對政府的批評則讓人感覺是反其道而行。反正所有好的東西都會有他壞的一面,只要死皮賴臉的緊抓壞的一面攻擊,那好事就會通通變成壞事,這就是「把喜事當喪事辦」。
今年過年前後,除了蘇貞昌內閣總辭之外,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藍綠兩黨立委紛紛慫恿政府,把去年「超徵」的稅收拿出來發大紅包。至於要發多少,從蘇貞昌下台前政府提出的六千元,到國民黨立委喊出的一萬元,直到年前都還卡在朝野協商,尚未有所定案。
但這個議題如今走到民進黨要在發多少錢之間跟國民黨討價還價,實在是令人感到相當可悲。也讓人感到民進黨政府在「認知作戰」的領域,真的是輸到一敗塗地。
在談「超徵」之前,我先來講一個慈禧太后的故事。
過去歷史課本在講到清朝的「甲午戰爭」的時候,都會提到慈禧太后把原本要用在北洋水師買武器的錢,挪用去修建頤和園。然後老師都會說,因為慈禧太后把錢花在修頤和園,讓北洋艦隊沒錢買砲彈,還拿沙土來代替火藥,才讓清朝輸掉甲午戰爭,慈禧真是又笨又壞。
不過,大家是否想過慈禧那筆挪用到頤和園的錢,是從哪裡來的?慈禧主政時期,滿清朝廷主要可以動用的財源,來自每年稅收扣掉政府常態開支後的盈餘。所以慈禧那筆花在頤和園,而沒有花在北洋艦隊上的經費,大多來自滿清朝廷每年結餘之後的稅收,也就是台灣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超徵」。
其實當初聽到「稅收超徵」爭議時,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超徵」這個容易讓人誤會的詞,究竟是哪個人發明的?照一般人用詞的習慣,把這筆錢叫做「財政盈餘」或是「稅收盈餘」,都比什麼鬼的「超徵」更不容易讓人誤會。
執著在「超徵」實在不太聰明
我在選後曾經寫過一篇評論,主要是談蔡英文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溝通」上做得非常糟糕。蘇貞昌這次在爭議出現的第一時間跳出來說:「在營利事業所得上超徵,代表是政府的行政效率跟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蘇貞昌勇於解釋值得嘉獎,但他執著在「超徵」這兩個字來解讀,就實在不太聰明。
這個時候只要好好跟民眾「正名」,這是稅收盈餘跟財政盈餘,反正想認真了解「超徵」的真義是什麼的人,自己會去翻財政學來看。政府的責任不是幫財政學科普專業名詞,而是應該直接揚棄艱澀的專有名詞,找貼近人民生活的一般詞彙來跟人民溝通。畢竟讓人民了解政府施政,不會發生誤會才是重點,學術用詞精不精準只是次要的問題。
如果政府第一時間就上下齊心,好好跟民眾解釋「這是稅後盈餘」、「這是政府幫大家守住荷包」、「這是大家努力工作,經濟表現好到超出政府原本預期。」然後嚴正駁斥什麼「政府多收錢」「政府橫徵暴斂」之類的鬼話,至少不用把力氣花在解釋專有名詞,省下力氣集中全部力量用在迎戰謠言。總之「超徵」這個容易讓人誤會的詞就不要再提,用貼近人民生活的詞彙好好解釋就好。
「還稅於民」就是逼我去當慈禧太后
回到最前面那個故事,在甲午戰爭之後,批評滿清的孫文、梁啟超,批評的矛頭都只是滿清為什麼不把「超徵」的錢用在建設海軍,而不會喊出什麼「還稅於民」、「全民普發現金」之類的鬼話。這一點就是我認為這個爭議的走向最讓人感到可悲的地方。
這幾年因為中俄試圖挑戰全球既有秩序,導致全世界都陷入動盪的困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能源、糧價持續攀升,引爆全球性的通膨危機。台灣除了面對全球通膨帶來的壓力外,還要額外面對中國入侵威脅所帶來的壓力,承受的災難比世界其他國家都還要劇烈。
台灣當前面對的災難,嚴重的程度絕對不亞於滿清當時面對日本興起所帶來的挑戰。今天政府稅收有盈餘,就算不像孫文、梁啟超建議的那樣全部拿去擴建海軍,也應該作為政府明年對抗通膨的準備金。
很多人抱怨今年物價一直漲,但比起世界其他地方,台灣感受到的物價上漲已經非常微小。原因在於中油、台電在政府壓力下,強行壓著油價跟電價,但這也造成中油跟台電創下史上最高虧損紀錄。
如果不是政府燒錢填補虧損,而是讓中油、台電反映真實成本漲價,光電價就會上漲58%,等於民眾現在要繳的電費都要乘上1.5倍。如果我們粗暴一點的假設物價也跟著能源價格一起漲個1.5倍,一個100元的便當漲到150元。就算我們照國民黨提案的那樣全民普發一萬元,你覺得被物價這樣吃下來,新的一年你會虧本還是賺到?
我剛剛的試算只是很粗劣的假設,但政府對於未來的經濟狀況,油、電價帶動民生物價波動的幅度,應該事先都有掌握跟推演。在跟人民討論稅收盈餘應該如何花費時,應該參考這些數據預先做出「試算表」,用實際的數據建議民眾怎麼做才是對民眾最聰明的花法,再讓民意自行去選擇。
老實說,如果真的政府發現金讓我領,不管是六千元還是一萬元,面對白花花的現金,我一定沒有那種能力忍住不領,就像慈禧太后無法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不拿去蓋頤和園一樣。
但我自認比慈禧太后高明一點的地方,就是在政府真的發現金給我之前,我願意聽從政府專家的建議,放棄這筆還在規劃中的「紙上富貴」,無論是拿去建軍或是拿去抗通膨都可以,讓政府拿去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但今天最可悲的地方,就是在野黨還有一些立委只想逼著我做慈禧太后。非要把這筆錢弄出來給,考驗我人性的軟弱,然後讓後代子孫像我歷史老師笑慈禧太后那樣,世世代代的笑我。

比毛澤東還高招的「把喜事當喪事辦」
這件爭議另一個可悲的地方,在於台灣政府在「認知作戰」上,全面潰敗給「毛澤東式」的操作。毛澤東在認知作戰上有一個經典的招數,叫做「喪事當喜事辦」。簡單來說就是把明明白白的失敗,硬要找理由凹成成功。這套從毛澤東一路傳承下來,成為今日中共政府在「認知作戰」上最愛用的手段。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