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遊戲改變者」:給烏克蘭的美國M1和德國豹2,與俄國戰車相比強在哪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西方官員曾希望烏克蘭最快在今年春天發動攻勢。他們認為現在有一個窗口,俄羅斯正擴大招募和重建其遭受重創的部隊,並補充其日益減少的彈藥供應。烏克蘭過去曾設法證明懷疑者是錯誤的——但如果要實現驅逐俄軍的終極目標,基輔需要更多的西方支援。

Photo Credit: EPA / BBC News
這場戰爭在本周戲劇性地轉向有利於烏克蘭的那一邊嗎?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西方國家聯盟最終確認,他們願意提供現代化的主戰坦克給基輔。
德國說它將提供豹2坦克(Leopard 2),美國說它將提供M1艾布拉姆斯坦克(M1 Abrams)。英國和波蘭也都做給了具體的承諾,預計其他國家也會跟進。一些評論家將這一動向描述為可能的「遊戲改變者」。
但這真的足以讓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嗎?國際戰略研究所(ISS)的高級研究員貝瑞(Ben Barry)告訴BBC,西方提供的坦克將發揮作用。但這位前英國陸軍准將同時警告稱,迄今為止作出的承諾不太可能證明是「決定性的」。
在現代戰爭中,坦克一直是一個關鍵進攻因素:攻破敵人的防線和奪回領土。
有效地使用能讓坦克提供移動火力、防衛、攻擊,甚至發揮突襲的效果。集中一定數量的坦克,可以瓦解敵人的防禦。但坦克也需要炮兵的支持,用以削弱敵人防線,然後在步兵的支持下守住奪回失土。
但歷史告訴我們,單靠坦克並不能贏得戰鬥。
英國人在1917年11月的康布雷戰役(Cambrai Battle)中首次使用了數百輛坦克結束了戰壕戰僵局。起初英軍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許多坦克很快就壞損了,德軍的反攻使英國的成果變成了損失。

Photo Credit: BBC News
坦克也可以用於防禦。1940年,在阿拉斯(Arras)撤退的英國和法國軍隊使用它們來拖延納粹的入侵,使英國軍隊隨後得以從敦刻爾克(Dunkirk)撤退。但烏克蘭已明確表示,它想要的武器不僅僅是用來阻擋任何潛在的俄羅斯春季攻勢,而是用來奪回領土,也就是去進攻。
烏克蘭如何利用坦克作為進攻先鋒?
烏克蘭將其額外的坦克分散在超過1000公里的前線是沒有意義的。
為突破俄羅斯防線,烏軍需集中兵力在5至20公里的範圍內。英國陸軍皇家坦克團前上校德-布雷頓-戈登(Hamish de Bretton-Gordon)告訴BBC,武器數量對突破防線來說確實十分重要。
在一次重要的進攻行動中,一個裝甲旅通常至少包括70輛坦克。他認為,100多輛來自西方的作戰坦克因此可能會對戰事產生很大影響。因為,若烏克蘭有更多的坦克,軍隊便能嘗試在不同地方同時開展進攻,就像去年在北部和南部那樣。
額外支援
除了坦克,還有烏軍所說的聯合武器調動所需的額外支持。
英國不僅向烏克蘭提供了14輛挑戰者坦克(Challenger),還有30門火炮和裝甲車來運送和保護部隊。這套新的軍事援助還包括掃雷和架橋車輛。換言之,任何進攻行動所需的基本要素。美國還向烏克蘭提供了100多輛布雷德利和斯特賴克裝甲車,德國則提供了40輛馬德步兵戰車-以及坦克。
坦克是矛的尖端,用來在開闊地面上快速移動。
挑戰者2、豹2和M1艾布拉姆斯坦克比大多數俄製坦克更快,在起伏的地形上行進時速超過40公里。但為了迅速佔領地面,並避開任何意外,坦克大隊可能會避開更容易受到攻擊的城市地區。在這場戰爭的早期,俄羅斯嘗試包圍基輔的失敗案例顯示,道路上長長的裝甲縱隊很容易成為目標。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貝瑞向BBC分析,任何先頭攻擊都會尋找敵人弱點。但他同時警告,俄羅斯在過去幾個月裏用戰壕和坦克陷阱加強了防禦陣地。西方的坦克也比俄羅斯的同類坦克重約20公噸。
額外的裝甲提供了更好的保護,但這也意味著坦克可能太重而無法通過一些臨時搭建的橋樑。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炸毀了橋樑,以減緩對手前進的速度。
曾指揮過一個英國挑戰者坦克中隊的德-布雷頓-戈登解釋,西方製造的坦克的一大優勢是它們能夠在夜間作戰。

Photo Credit: BBC News
夜間瞄凖鏡和熱成像儀(thermal imaging camera)是標凖配置。俄羅斯只有更先進的坦克譬如T-90才具備夜間作戰的能力。在黑暗的掩護下的攻擊也增加了衝擊和先發制人的因素。烏克蘭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物流,也就是維持燃料、彈藥和備件的流動。烏克蘭不僅要維護其蘇聯時代的舊軍火庫,還不得不擔心西方提供的日益複雜的武器庫存。
例如,英國的挑戰者2型坦克不使用與豹式和艾布拉姆斯相同的北約標凖彈藥。挑戰者2已不再生產,甚至英國陸軍也不得不從其現有的車隊中拆解一些部件。
貝瑞還告訴BBC,烏克蘭工程師可能熟悉修理柴油發動,就像豹式和挑戰者坦克那些裝備。但他說,美製艾布拉姆斯使用的是更複雜的燃氣輪機發動機,它的燃料消耗量也是德制豹式坦克2倍。
無論如何若西方履行承諾,烏克蘭可能會得到100多輛坦克的支持。這仍遠未達到烏克蘭總軍事指揮官的要求。

Photo Credit: BBC News
2022年10月,瓦萊里.扎魯日尼將軍(General Valerii Zaluzhnyi)曾表示,烏克蘭需要額外的300輛坦克、700輛步兵戰車和500門榴彈炮來完成2023年的進攻計劃。
烏軍可能最終只獲得一半的支援。
訓練也需要時間——及時不能達到幾個月,也需要數周。目前尚不清楚所有這些設備何時到貨。美國表示,31輛 M1艾布拉姆斯坦克可能需要數月才能凖備就緒。烏克蘭也在等待西方回應其對現代戰機的一再要求。因為在地面上進攻的軍隊需要來自空中的保護。
西方官員曾希望烏克蘭最快在今年春天發動攻勢。他們認為現在有一個窗口,俄羅斯正擴大招募和重建其遭受重創的部隊,並補充其日益減少的彈藥供應。
最新發展:
Tags: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