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比起全面攻打台灣,中國更可能兵不血刃玩封鎖戰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企圖孤立或扼殺台灣經濟通常被形容為「封鎖戰」,但有許多種做法。解放軍分析師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中國可能採用「強度不同的長期封鎖戰,重點是要脅迫台灣政府,坐上北京設下條件的談判桌。」
(中央社)學者認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中國較不可能派軍對台灣發動全面入侵,因為現階段還沒有打勝仗的自信,而是更可能藉由封鎖等方式對台灣施壓,企圖兵不血刃。
絕大多數人想像台海爆發戰爭,可能會聯想到1944年法國諾曼第登陸、1950年韓國仁川海戰、2003年伊拉克巴格達之戰,甚至去(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大批士兵衝下運輸艦登陸、飛彈突破防空系統,釀成大規模傷亡。總之就是一場血戰,且可能把美國和其盟友通通拖下水。
然而,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去年8月接受美國網路媒體Grid News訪問時說,「我擔心的是中國不會對台灣發動正面攻擊。他們會一步接一步行動,但絕不給美國、日本或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任何正當的宣戰理由。」
在這種情境下,北京要消滅台灣政治自治權的方式不是派遣上萬大軍穿越台灣海峽,而是採取一種更為隱密的作法:在海上阻截船隻,秘密切斷海底纜線等。許多專家認為,比起對台灣全面開戰,中國更有可能採用這種策略。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表示,「發動全面軍事攻擊具有不確定性。若要開戰,你需要至少某種程度能夠打勝仗的自信,但現階段中國還沒有。」
她表示,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結果,中國對於攻打台灣可能更有顧慮。許多經驗豐富的軍事分析師原本都以為俄國能在幾週內拿下烏克蘭,沒想到演變成耗時近一年的漫長戰役。
企圖孤立或扼殺台灣經濟通常被形容為「封鎖戰」,但有許多種做法。解放軍分析師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中國可能採用「強度不同的長期封鎖戰,重點是要脅迫台灣政府,坐上北京設下條件的談判桌。」
更令人憂心的是,易思安表示,他認為這種作法已經展開,目前強度還很低,但隨著時間進展逐漸增強。
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全世界已見識到台灣被封鎖的預告篇。解放軍在台灣周遭6個海、空域進行實彈演習,有效封鎖國際航道,迫使這些地區的貨船改變航行路線。
許多人認這是一道警鐘。外交部政務次長蔡明彥在回覆Grid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去年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以及8月共軍圍台實彈軍演,已向全世界民主國家示警極權擴張主義。大家普遍認知到,有必要團結對抗這種趨勢。」
運用水雷、潛艦或海面上船隻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對中國來說可能有不同目的。其一,封鎖可以為入侵鋪路。台灣與烏克蘭不同的最大不利之處,在於沒有友好鄰國可以提供軍事支援。海上封鎖將使得台灣幾乎無法獲得補給。
此外,中國也可能以封鎖取代入侵。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圖扼殺台灣經濟,迫使台灣放棄主權進行談判,而不用對台灣派遣一兵一卒。
台灣對於封鎖戰尤其脆弱。台灣的3大主要港口全部坐落於面對中國的西部海岸,處理全台近90%海運,包括絕大多數糧食與石油進口。
能源是另一個問題。台灣在2021年有97.7%燃料仰賴進口,主要為液態天然氣和煤炭。台灣僅有足夠使用39天的煤炭,以及11天的天然氣存量。儘管砸下鉅資發展太陽能與風電,但目前還沒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產量目標。即使只是短暫或部分封鎖,對經濟也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封鎖帶來的經濟後果也不僅限於台灣或中國必須承受,全世界的「智能」科技都將有深刻感受。簡而言之,使用晶片的諸多產品都會立刻面臨困難。
《晶片戰爭》(Chip Wars,暫譯)一書作者、美國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副教授米勒(Chris Miller)指出,如果全球無法取得台灣生產的晶片,「在第1週就可看到中斷現象。到第4至第8週,不只是消費電子產品和科技產品的晶片,所有類型的製造產品晶片都會嚴重中斷。」
美國2022年通過《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 CHIPS Act),鼓勵美國半導體廠商在境內研發及生產晶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過於仰賴台灣晶片的弱點。
專家有時會稱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角色,使台灣具有「矽盾」。切斷台灣和全世界往來要付出的經濟成本太高,甚至中國也會受到衝擊。
但米勒指出,許多例子顯示,有些國家就算承受重大經濟代價也要達成核心政治目標,而「統一」台灣顯然就是中共的核心政治目標,「我確實擔心台灣有些人對此過度自信」。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美空軍上將警告:希望我是錯的,但我直覺認為美中2025年可能因台灣爆衝突
- 台灣年輕人對於是否「為台而戰」,存在極大份量「搭便車」心理依賴
- 《外交政策》盤點2023年全球10大衝突熱點:台海危機、東非混戰⋯⋯以及看不見盡頭的俄烏戰爭
- 荷蘭難拒美國壓力限制半導體設備輸中,歐洲媒體以「降下矽幕」比喻這場新冷戰
- 各國軍事力量都靠半導體,《晶片戰爭》作者米勒:美國鼓勵台積電設廠絕不只是商業考量
- 美國在對中國發起的晶片大戰中保持領先,也迫使每個全球經濟的參與者選邊站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