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會議決定COVID-19維持全球最高警戒,譚德塞:中國死亡數絕對比通報高

WHO會議決定COVID-19維持全球最高警戒,譚德塞:中國死亡數絕對比通報高
Photo Credit: 中新社提供 via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宣布COVID-19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年後,世衛昨天表示,COVID-19依舊維持全球最高的警戒級別。譚德塞說,1月中旬獲報的染疫死亡人數直逼4萬,其中超過半數來自中國,且中國真正的死亡病例「絕對還要高出許多」。

中國官方:全國疫情穩步下降,進入低流行水平

(中央社)中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農曆春節期間是否向農村蔓延,受到廣泛關注。中國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昨(30)日聲稱,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

中國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監察專員傅衛則說,21至27日,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的診療量「處於低位」,較春節前約減少40%。較2022年12月23日的峰值下降94%。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午舉行記者會,米鋒在會中主動作上述表示。但他仍強調,農村仍然是中國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而中國農業農村部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毛德智說,全國農村疫情形勢「總體平穩」,沒有出現疫情上升的情況。

傅衛表示,27日中國基層機構的普通門急診的診療量是203.6萬人次,較春節前減少近3成,約為2022年12月29日普通門急診高峰值的44%。

至於COVID-19的Omicron變種病毒是否出現更多變異株,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指出,春節期間共收到全國各省區上報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1421條,有11個進化分支,仍以BA.5.2、BF.7為主,沒有發現新的變異株輸入。

米鋒說,春節期間,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持續做好服務保障,廣大醫務人員和各行業工作者堅守崗位,「防控工作平穩有序」,「乙類乙管」措施「落地見效」。

他表示,春節後返程人流增加,要做好交通工具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做好個人防護。

米鋒指出,農村仍然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始終緊盯關鍵環節,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監測,全力保障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

他並提到,隨著出入境人員增加,要持續開展疫情監測,動態掌握疫情流行趨勢和病毒變異等情況。

上海人出遊 迪士尼現人潮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鬆綁防疫管制後的第一個農曆春節帶來旅遊高峰,其中上海人出遊情形最為熱烈。圖為上海迪士尼。

COVID-19維持全球最高警戒,譚德塞:中國死亡數絕對比通報高

(中央社)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宣布COVID-19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年後,世衛昨天表示,COVID-19依舊維持全球最高的警戒級別。

《法新社》報導,世衛緊急委員會27日召開疫情爆發以來第14次會議,討論COVID-19大流行是否仍應列在全球最高的警戒級別。

根據世衛聲明,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會議後表示「同意委員會就COVID-19疫情提出的建議,決定這起事件依舊是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聲明說,譚德塞「認同委員會的觀點,亦即COVID-19疫情可能處於一個過渡時期,並重視委員會的建議,必須小心度過這段時期,減少可能的負面後果」。

譚德塞在會議前就暗示疫情的緊急狀態尚未結束,指出死亡案例正在攀升,並警告說全球對這場危機的因應作為「依舊蹣跚」。

譚德塞在會議開始後向委員會開門見山地說:「疫情進入第4年,我們現在處境確實比1年前好,當時Omicron變異株將疫情推上另一波高峰,世衛每週獲報的染疫死亡人數超過7萬人。」

譚德塞表示,單週染疫死亡人數去(2022)年10月降到1萬人以下,但12月初再度升高。當時中國解除防疫限制措施,導致染疫死亡人數再度衝上高峰。

他表示,1月中旬獲報的染疫死亡人數直逼4萬,其中超過半數來自中國,且中國真正的死亡病例「絕對還要高出許多」。

整整3年之前,鑒於COVID-19疫情開始散播至中國境外,世衛於2020年1月30日首度宣布COVID-19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也就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

全球來說,世衛接獲的COVID-19確診通報已超過7億5200萬例,包括680多萬例死亡。然而,世衛一直強調實際數字很可能高出許多。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