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違規還是巧妙的戰術運用?安德麗亞入圍2023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掀起了巨大爭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入圍名單引起了極大的討論,原因在於憑藉《To Leslie》入圍女主角的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在入圍之前,幾乎沒人聽過這部電影,但卻能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殺出重圍,背後選戰的公關團隊功不可沒;然而,因為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入圍太不可思議,也「激怒了某些人」,讓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入圍資格受到挑戰。而美國影藝學院也正在調查此事,讓本屆奧斯卡蒙上一層陰影,並重新討論了「獎季文化」。
然而,在名單揭曉之後,幾乎所有人對於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入圍皆大感震驚,美國電影業界不斷在激烈爭論,此競選活動是否違反了美國影藝學院制定的規則和準則,取消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入圍資格的謠言喧囂塵上。
事實上,美國影藝學院甚至發表了正在對「競選程序進行審查」的公開聲明,聲明表示:「學院的目標是確保頒獎競賽以公平和道德的方式進行,我們致力確保一個包容的頒獎過程,我們正在對今年提名人的競選程序進行審查,以確保沒有違反任何指導原則,並告知我們在社群媒體的新時代,是否需要修改指導原則。我們對提名和投票程序的完整性充滿信心,並支持真正的草根運動以取得出色的表現。」
雖然此聲明並未指名針對《To Leslie》以及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但各界都猜測是因此事而起,而美國影藝學院也將開會,屆時將把此案列入議程。
必須要強調的是,透過吹捧電影的方式,鼓勵影藝學院的會員投票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違反規則,但根據《綜藝報》指出,某些奧斯卡獎季的競爭對手表示,《To Leslie》或許違反了規章,而這就是目前正在調查的部分。
但至少目前在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案例中,尚未找到顯示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直接向學院成員徵求意見的「直接證據」。
目前是有一些其餘證據指出,協助《To Leslie》宣傳的影星違反了規則。曾演出《鐵達尼號》的女星法蘭西絲費雪(Frances Fisher)是《To Leslie》以及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頭號支持者,在個人的Instagram就曾發布多則關於《To Leslie》的貼文,並不斷希望學院成員將票投給安德麗亞。
在1月15日的貼文中,法蘭西絲費雪向演員分會的同伴們喊話,說明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僅需要218張選票就能入圍。這件事情本身沒有違規,而違規的部分在於,法蘭西絲費雪於同篇貼文提及其餘競爭者,奧斯卡規章指出「明確禁止任何以名稱或標題挑出『競爭』的策略。」不過, 這類違規僅是法蘭西絲費雪個人,並不會直接牽連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除非有證據指出法蘭西絲費雪參與了《To Leslie》的電影本身。
而一位匿名的公關團隊人員,則向《綜藝報》表示,「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提名是不正常的,是一個奇蹟,這件事會讓未來的獎季公關策略產生更多艱難的對話,我們的老闆和客戶會希望找到艾德華諾頓,並認為這之中就是入圍的全部技巧。」

對於上述的選戰公關風波,《To Leslie》的公關團隊是違規還是巧妙地在鑽選票漏洞,就是這幾天北美電影圈的熱議話題,而根據《綜藝報》取得的反饋,許多擁有投票資格的會員也以匿名方式表達了對這件事的看法。
其中來自演員分會的人就擁護了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我看過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在《To Leslie》的演出,覺得非同凡響,非常美麗、精彩的電影,我被感動了,我不知道她是否違反任何規定,但我認為這是一項探索,目的是找出為什麼一部無人聽說的電影,其中的一位女性能夠純粹憑藉表演獲得提名。如果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被取消獲獎資格,將是貶低演員們的選擇,因為提名某人是我們的選擇。」
不過,有支持就也有反對聲音,來自編劇分會的成員則表示:「我有一種感覺,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的提名將被取消,因為學院必須停止已經發生很長時間的事情,他們說我們應該選出最好的電影,但我認為這不會發生。在選擇提名者時,我其實很少投票,因為我看得不夠多。而到了選出得獎者的時候,我會看所有的提名電影,我才發現『為什麼這能夠獲得提名?』,這是因為是記者告訴我們必須選擇什麼。直到這個爭議,我才知道了《To Leslie》,希望這能讓人們意識到長期以來發生的事情。」
至於來自紀錄片分會的成員則說,「我知道很多人多年來一直在違反『規則』,而學院已經默認了。當你成為會員時,沒有人會告訴你規則是什麼,我們依靠工作室和運行這些活動的人來了解這些事情。而《To Leslie》的團隊以極少的廣告資源,就讓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入圍,在我看來,這個公關團隊完成了一些激怒許多人的事情,因為我們知道,獲得奧斯卡需要投入多少資源。」
最後,無論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是否被取消入圍資格,可以確定的是,《To Leslie》的操盤策略引起來好萊塢業界的廣泛討論,甚至是對於獎季文化的重新形塑,都有可能造成天翻地覆的改變。而倘若《To Leslie》此次安全下莊,那麼對於獨立電影如何在極少資源下競爭奧斯卡,會是教科書般的史冊紀錄,也極有可能對往後獨立電影的獎季策略造成影響。
新聞來源
- Academy ‘Conducting Review’ After Andrea Riseborough’s Surprise Oscar Nomination(Variety)
- Anonymous Oscar Voters Discuss Andrea Riseborough Controversy: ‘If Disqualified, It Would Be a Decimation of the Actors’ Choice’(Variety)
延伸閱讀
- 2023第95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分析:最佳影片、導演、演員獎項,誰最有機會贏得小金人?
- 第80屆金球獎得獎名單:史蒂芬史匹柏領銜拿下大獎,《媽的多重宇宙》楊紫瓊、關繼威成華裔驕傲
- 奧斯卡風向球!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類入圍名單:《媽的多重宇宙》、《伊尼舍林的女妖》各入圍5項追平紀錄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2年中,余苑綺因癌症過世,不僅讓演藝圈許多粉絲與親友不捨與難過,也讓許多同是癌症病友的患者與家屬,感到忐忑不安。余苑綺從2014年罹患直腸癌後,立委余天耗費數百萬就為替女兒挽命,甚至四處奔走希望爭取美國最新的抗癌藥物,可惜最終未能等到就已離世。
看得到卻用不到的救命新藥

事實上,類似遺憾在台灣時有所聞。即使國外屢有救命新藥問世,台灣人卻不一定能使用得到。根據數據顯示,在日、韓、以色列、加拿大等11個高所得國家中,台灣的肺癌存活率在高所得國家排名倒數第四,只有日本的一半;攝護腺癌存活率為倒數第一、乳癌倒數第二,胃癌則輸日本、韓國。若以平均餘命來看,台灣也比日本短少三年。
國人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落後其他國家,健康投資不足也是一大原因。若與鄰近的日本比較,日本整體醫療支出佔整體GDP比例為11%、其中強制性醫療保險支出8.3%、藥費支出2.3%,而台灣則是6.1%、3.5%、1.2%,三者占比皆低於日本。
慢性病、罕見疾病甚至是現今新興癌症治療趨勢,如免疫療法、精準醫療等,亟具突破性、療效更佳的治療,在健保資源有限下,被限縮給付,導致病人只能自力救濟,自掏腰包使用。

為什麼新藥新科技導入台灣那麼難?

健保業務也包含引進新藥及新科技,但為什麼仍讓新藥新科技導入受阻?首要原因就是健保財源不足,進而排擠新藥引進。雖然每年的健保預算相較25年前開辦時的2000多億元,已成長到8000億元,但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仍跟不上如雨後春筍增加的治療項目。台灣整體藥費支出早已偏低,新藥預算更是嚴重不足,不但零成長,甚至還負成長。
財務衝擊下,造成新藥給付審理流程頻頻卡關,許多國外原廠新藥因台灣議價空間小,使得引入時程拉長、健保給付條件越趨嚴格。許多效果良好的藥品,卻因支出費用高,在健保現有預算限制下,只得限縮藥品的給付範圍,讓可使用的病人族群也連帶限縮。
無法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的台灣

新藥納入給付前都得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意即評估新藥引進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但常常因財務衝擊大,在醫療科技評估(HTA)這關就被擋了下來。依據2019年藥品查驗中心醫療科技評估(HTA)報告顯示,僅3成癌症患者所需用藥能獲得健保給付。
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減少延長生命機會,也讓台灣用藥標準大幅落後先進國家。根據統計,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入健保給付生效,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平均審查需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的日本,則是在60-90天內。
尤其,相較於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品適應症,台灣健保給付的藥品適用範圍,因為預算相對限縮,僅部分適應症可以納入健保,未納保之適應症的病人必須自救苦等審核通過。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患重大疾病,可能只有三個殘忍選擇:一是使用既有治療控制病情苦等新藥納保;二是賣車賣房自費使用藥品換取生命延續;三若金錢耗盡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反觀日本,新藥給付不僅時間快速,甚至是依照仿單所有的適應症都給付,民眾可以使用到依照仿單給付的最新藥品。
環環相扣下,台灣標準治療早已和國際嚴重偏離。政府對於台灣醫療政策要有前瞻性的思考,應全面檢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藥預算以加速新藥新科技納入給付,為台灣民眾謀求新藥可近性及最佳醫療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