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訪韓國敦促增強軍援烏克蘭,並呼籲「民主國家必須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

北約秘書長訪韓國敦促增強軍援烏克蘭,並呼籲「民主國家必須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於昨(30)日訪問韓國|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韓國無法直接軍援烏克蘭,原因是受到國內法律與聯合國國際條約的禁止,韓國關於《對外貿易法》的總統令明訂,任何貿易、出口都只能基於「和平目的」,不能影響國際和平、安全合作和南韓國防。然而,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指出,許多歐洲國家都在戰後為了烏克蘭改變政策,向他們提供武器。

綜合《CNN》《路透社》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下簡稱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於昨(30)日訪問韓國,敦促韓國增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重新考慮並改變其不向戰爭國家出口武器的政策,以便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入侵。

史托騰伯格在首爾崔鍾賢學術院(Che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的演講中表示,他感謝韓國自烏俄戰爭開戰以來,對烏克蘭的物資援助,但烏克蘭現在急需彈藥,他敦促韓國挺身而出提供武器給烏克蘭。他表示:「如果我們不希望獨裁政權和極權主義獲勝,那麼烏克蘭人需要我們的武器。」

對於史托騰伯格訪問韓國,北韓昨日在官方媒體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指出,史托騰伯格此次訪問亞洲的行程象徵著戰爭的前奏,為亞太地區帶來了「新冷戰」的烏雲。

為何韓國無法提供武器給烏克蘭?

韓國無法直接軍援烏克蘭,原因是受到韓國國內法律與聯合國國際條約的禁止。

韓國關於《對外貿易法》的總統令明訂,任何貿易、出口都只能基於「和平目的」,不能影響國際和平、安全合作和韓國國防。韓國總統尹錫悅就指出,該項法律使韓國無法軍援烏克蘭。此外,韓國也是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Arms Trade Treaty)的簽署國,該條約密切控制各國的武器使用,增加了韓國軍援烏克蘭的難度。

然而,史托騰伯格指出,許多北約成員國過去都與韓國相同,有不向戰爭國家出口武器的法律與政策,但許多國家,包含德國、挪威和北約申請國瑞典,都在戰後為了烏克蘭改變政策,向他們提供武器。

以近期的軍援為例,上週,德國表示將提供烏克蘭14輛豹2坦克,同時也允許包括挪威在內等其他擁有豹式坦克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該坦克,大大推動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此外,烏克蘭將從美國和英國接收重型裝甲,美國將提供31輛M1艾布蘭坦克,英國則承諾提供14輛挑戰者坦克。

一些專家表示,韓國的K2黑豹坦克與上述坦克相同,都屬於戰力頂級的武器,若能出口至烏克蘭,將為烏克蘭帶來許多幫助。

史托騰伯格表示:「歸根究柢,是否軍援烏克蘭,是韓國自己的決定,但許多曾奉行永遠不出口武器給戰爭國家的北約成員國,都已經改變了政策。」

雖然韓國沒有直接軍援烏克蘭,但韓國的武器仍然有在烏俄戰爭中發揮作用。去(2022)年12月,一名美國國防部官員指出,美國計畫向韓國的武器製造商購買10萬發火砲彈藥,提供給烏克蘭。透過美國將武器出口至烏克蘭,使韓國能夠遵守其國家法律,不直接向戰爭國家提供援助。

此外烏克蘭最大的軍援國之一波蘭,去年向韓國購買了數百輛坦克、火藥以及數十架戰鬥機,提供給烏軍,使韓國能間接幫助烏克蘭。

GettyImages-1241605014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韓國總統尹錫悅,2022年6月出席西班牙馬德里的北約峰會

史托騰伯格:「中國對我們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構成了挑戰」

除了烏俄戰爭以外,史托騰伯格也在此次訪問韓國的行程中,談到了中國的威脅。

史托騰伯格表示,儘管中國不是北約的對手,但由於中國不斷增強其軍事實力,以及在亞太地區對他國造成威脅,使北約十分重視中國。他指出:「北約應該在軍備控制、氣候變化和其他問題上與中國合作,但同時,我們非常清楚,中國對我們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構成了挑戰。」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中國是各國的伙伴,而不是挑戰,不會威脅到任何國家的利益或安全。他也表示,中國希望北約摒棄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的觀念,多做有利於歐洲和世界安全穩定的事情。

史托騰伯格指出,若要阻止俄羅斯贏得戰爭,民主國家必須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這不僅對烏克蘭人而言至關重要,也可以避免讓包括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內的獨裁領導人認為,他們可以通過武力為所欲為。

他表示:「若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獲勝,他和其他專制領導人將得到的訊息是,他們可以通過使用武力,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將使世界更加危險,使我們更加脆弱。」

史托騰伯格表示,他希望通過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結盟,幫助管理全球威脅。除了訪問韓國,他也將造訪日本,希望在烏俄戰爭和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情況下,加強美國與亞洲國家的盟友關係。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