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陳建仁內閣流露出「扁朝末期」的味道,但國民黨內又能提出更好的名單嗎?

【關鍵眼中盯】陳建仁內閣流露出「扁朝末期」的味道,但國民黨內又能提出更好的名單嗎?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管碧玲、梁文傑這些常在網路上和人吵架的民代入閣,代表民進黨政府用八年終於洗完了蔡英文身邊的人才,不過國民黨還沒有進入總統府,好像就已經遇到了人才荒。舉個例子,如果國民黨要組閣,文化部長可以是誰?

在年前一片不會下台、沒被徵詢、不回應的新聞壟罩下,蘇貞昌最終仍在年假前宣布辭去閣揆,之後陸陸續續釋放的名單也和大多數預測相去不遠。

從這件事情我們再次學到,政客說的話要反著聽:一個人越說自己不會做什麼,有很大的機率他就會那麼做,回顧歷史皆然。除此之外,這次內閣改組也看見民進黨的重大隱憂——雖然國民黨也不該開心得太早。

大砲型民代進入中央,有如陳水扁末代內閣重現

雖然很多人批評新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黨內低迷時期沒能挺身而出主導行政任命,但這些「尊重蔡總統」的發言,或許是增加民進黨2024年執政機率的最好方法。

因為賴清德參選總統時,他必須徹底的一刀切,真的讓人感到「前面的都不算」,才能把民眾對蔡政府的不滿留在明年1月13日之前,反之,如果他這段期間走得太前面,繼承了民眾對過去七年的不滿情緒,賴清德與大選時的民進黨仍得承擔。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陳建仁的新內閣也流露出一股「執政末期」味道,而那代表的可不是不作為,而是失控。

林全時代之後的蔡政府內閣,包括王美花、徐國勇、李永得等人,許多都缺乏該領域的專業或執政願景,更像是負責落實總統意志,而次改組專業的問題未解,反而出現更多大砲型人物。

像是護航過黨內紅統疑慮參選人的管碧玲擔任海洋委員會主委,或曾在王雪紅表示支持九二共識後以「HTC和我不是同一國」而抵制的梁文傑擔任陸委會副主委,雖然任命後馬上有媒體報導他們熟悉海洋兩岸政策云云,但卻都無法掩蓋兩人過往立場與內閣官位的實質差異,上任後的衝突也可預見。

不僅如此,在陳建仁的一年三個多月任期,這些常在網路上和人吵架的民意代表名字一排出,感覺竟像是陳水扁執政末期的張俊雄內閣,當時媒體報導成天都是新聞局長謝志偉、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對外放話,一團混亂。

如果這樣的情景重現,陳建仁一人的溫暖,可能遠遠不夠讓民眾重新愛上民進黨,如果讓九合一選舉那群對民進黨執政不滿的選民怒火持續燃燒,賴清德到時候再怎麼切,恐怕仍會被灼傷。

賴清德:全民團結打拚  定能突破難關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國民黨不是沒有能贏的總統,但是缺乏足夠的部長

民進黨排出這樣的內閣名單,背後當然有派系鬥爭、選舉考量、人才缺乏等問題,但對國民黨來說,這真的如朱立倫所說是個看守內閣,等待交班給國民黨嗎?其實國民黨在政務官的人選上,也面臨和民進黨類似的問題。

2024年大選和過去幾屆相比,是國民黨少數不缺總統候選人的時候,至少依照現下民調,侯友宜和郭台銘都能得到選民足夠的歡迎,目前幾次補選也延續著國民黨的氣勢。

不過國民黨在部長的層面上卻很缺,這個狀況也已在地方政府官員的任命上展現。

國民黨九合一大勝後,發生了多個縣市長「搶局長」的狀況,過去人才培養最完善的新北市,優秀又能出讓的局處長迅速被瓜分,但還有許多空缺最後只能找些看似不相關的人擔任,甚至遲遲補不上。其中最大的苦主或許就是蔣萬安。

當然也可以說,這些需求讓國民黨內的青年人才與幕僚世代有機會上位歷練,結果不一定不好,但當這些大市大縣用盡了一線人才,倘若國民黨真在2024年執政,中央部會首長難道要和地方討要才上位一年多的局長嗎?

蔣萬安出席一級機關政務首長宣誓就職典禮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舉個例子,如果國民黨要組閣,文化部長會是誰?再請一次龍應台?跟台北市要蔡詩萍或李永萍?還是去廣播電台找張大春?怎麼想都不太通。那衛福部長又要找誰呢?更難以想像。

相較於民進黨,曾經國民黨擁有更充足的施政人才,但那些人要麼逐漸凋零,要麼已不適合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用八年洗完了蔡英文身邊的人才,國民黨還沒有進入總統府,好像就已經遇到了人才荒。

這些「選贏怎麼辦」的事情,或許才是朱立倫最該擔心和布局的危機,而非只在嘴上喊著輪替,掌權後才發現從沒想過當選後想做些什麼。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