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犯台是2023、2025還是2027?美國軍界頻拋預測,學者憂心造成「狼來了」效應

中共犯台是2023、2025還是2027?美國軍界頻拋預測,學者憂心造成「狼來了」效應
美國陸軍參謀長密利(右)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左)出席記者會資料照|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高級軍官看待中國的方式與美國政府的態度存在重大分歧,學者認為可能的原因,除了美軍領導人密切關注中國解放軍,而對解放軍近年變得更加老練和危險,他們有更迫切的擔憂;另外也可能帶著「政治動機」,美國國會正在考慮削減國防預算,這些將軍們有動機提醒領導人注意潛在的重大安全威脅。

美國空軍上將米尼漢(Mike Minihan)近日警告,美國最快恐在2025年與中國爆發衝突,成為美國學政軍界近日討論的最熱焦點。不過學者指出,美國軍方頻繁預測中共犯台時間,不僅顯示美國文職與軍官看法分歧,更自曝美方對此「一無所知」。

上週末,一份由美國空軍4星上將、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發出的內部備忘錄在社群上曝光,內容推測2024年台灣和美國的總統大選將成為中共軍事侵略的動力,「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會給習一個理由。2024年的美國大選,給了習一個注意力分散的美國。習的團隊、理由和機會,都在2025年。」

「我希望我是錯的,但直覺告訴我,我們將於2025年開戰。」米尼漢在備忘錄中寫道,他還建議飛官更新他們的緊急聯絡資料,特別是家屬的聯繫資料和遺囑。

備忘錄造成飛官不安

軍事新聞網站「military.com」31日報導,這份內部備忘錄在飛官中引來不安,一位空中機動司令部的空軍軍官表示,「一些飛官在讀這份備忘錄時會感到害怕」,這名軍官認為,向上千名飛官隨機寄出這樣的電子郵件,引導他們為與實力相當的對手開戰預作準備是「不適當的」。

另外,備忘錄中要求飛官向目標「發射子彈」與「瞄準頭部」也受到批評。指揮官們認為這項建議過於戲劇性,恐怕會驚動他們麾下的飛官;也有飛官指出,發射子彈的要求偏離實際上的勤務,「空中機動是運送貨物,我們不是海豹六隊。」

《美國之音》指出,米尼漢曾在美軍擔任過其他高級職務,包括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擔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副司令,對中國解放軍了解透徹。不過米尼漢的預測與拜登(Joe Biden)政府的高層有所出入,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奧斯丁今年1月初時表示,美國注意到中國對台的侵擾行為增加,但淡化了近期發動攻擊的可能性:「我們相信他們(中國)努力建立一種新常態,但我嚴重懷疑這意味著犯台行為迫在眉睫。」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歐漢龍(Michael O'Hanlon),批評米尼漢「將嚇阻的重要性與戰爭可能性混為一談」;他也擔心可能與中國開戰的態度若在美國愈來愈盛行,可能導致小危機難以控管,而成為大衝突的導火線。

「美國政府稱中國為 『步步進逼的挑戰』或『我們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這些措辭是經過精心挑選,旨在說明美國需要考慮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並著眼於嚇阻它。但並不需要將開戰當作『迫在眉睫』」,歐漢龍說。

美國軍官大膽預測開戰時間,學者憂恐自曝其短

米尼漢不是第一個對中國犯台時間表作出預測的美國軍官。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2021年說,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對台動武(此被稱為「2027窗口」);2022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上將(Michael Gilday)說犯台可能會發生在2022年、或者2023年;美國現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在2021年的任命聽證會上,被問及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問題時回答,「這個問題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離我們更近。」然後是今年,米尼漢做出的2025預測。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1月30日表示,這一系列來自軍方的預測,明確的指出對中國何時犯台「我們完全不知道」,而他認為釋放出這樣的訊號,具有很大的破壞性:

「現在檯面上有各種不同年份的選項,取決於你和哪個官員交談,我認為這會破壞我們聲明的可信度。」

白明表示,他認為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的說法最為平衡權威;密利曾說,中共武力奪台非常困難,得付出極大代價,這可能性不是沒有,美國必須做好準備。除此之外,白明認為眾說紛紜都是在大喊「狼來了」,並破壞美國的信譽。

CSIS高級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則認為,美國似乎正在將自己拖入一場「不必發生的衝突」,「我們有幾十年的時間能以非常聰明的外交來避免衝突。」

文職和軍方意見分歧的可能原因?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的國際防務資深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R. Heath)認為,美國高級軍官看待中國的方式與美國政府的態度存在重大分歧,「(軍官)傳達了更高級別的警告,與入侵迫在眉睫的恐懼。」

何天睦認為原因可能是,美軍領導人密切關注中國解放軍,而對解放軍近年變得更加老練和危險,他們有更迫切的擔憂;另外也可能帶著「政治動機」,美國國會正在考慮削減國防預算,這些將軍們有動機提醒領導人注意潛在的重大安全威脅,而這需要強有力的國防能力。

美國五角大廈表示,米尼漢的評論不代表美國國防部對中國的看法。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Patrick Ryder)表示,外交仍然是首選途徑:「美國國防戰略明確指出,中國是國防部面臨的挑戰,我們的重點仍然是與盟友和夥伴合作,維護和平、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