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公司發布2022年財報,超過80家過半虧損,最慘業者淨利年減611%

中國半導體公司發布2022年財報,超過80家過半虧損,最慘業者淨利年減61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積電(TSMC)近日股價一度創下波段新高,而中國的半導體卻面臨強大的去庫存壓力,凸顯兩岸產業情況的不同;而隨市況越來越差,有更多中企先預告虧損幅度恐比想像的還大。

美中對抗以「晶片」為核心的戰爭已經打響。近日中國半導體遇到巨大逆境,除了受到美方箝制,無法發展先進製程的晶片以外,成熟及落後製程的晶片,面臨庫存高漲的問題,至今已有過半數業者虧損,其中最慘業者年減幅度恐達611.11%

中國80家半導體業者「過半虧損」

根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指出,近日有超過80家半導體公司陸續發布2022年財報,大環境不佳,加上疫情、供應鏈等問題。以上市公司而言,25家半導體業者,竟有17家淨利為負值,4家首次虧損,12家淨利暴跌超過100%。

報導稱,最慘烈的公司包含博通集成、天嶽先進和匯頂科技,淨利下跌幅度最大,分別是528%,305.67%和204.66%。撇除上市公司,80家業者預告虧損的家數超過半數,達41家,主要重災區都是和手機、筆電等消費性產品有關。

資深投資人黃伯堃指出,疫情期間消費性電子需求已經被填滿,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嚴重,又加上俄烏戰爭爆發,美國聯準會(Fed)犧牲短期經濟打通膨,導致消費者購買力道縮減,致使各類電子產品、零組件堆滿倉庫。

針對中國半導體業者大規模虧損的情況,中國的長城證券指出,重災公司之一的博通集成,目前產品包括5.8G產品、Wi-Fi產品、藍牙數傳、通用無線、對講機、廣播收發、藍牙音頻、無線麥克風等業務遭到重創。

其次,匯頂科技是以指紋識別晶片和觸控晶片為主要業務,庫存去化成難題。這也凸顯了中國終端市場包含物聯網、汽車電子等領域,也有衰退的跡象。匯頂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大部分依賴於手機市場。

最後,天嶽先進則是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的公司。它們強調,公司新建廠房造成不利影響,而主要產品結構調整緩慢,加上招聘人員數量、研發等支出未能即時應變,最終產能快速下滑,才影響營業收入和毛利率雙雙下降。

仍有未爆彈,敏芯微電子先預告恐年減達611.11%

就中國市場而言,大環境巨變,又受到房地產崩跌所擾,經濟已經開始停滯,卻在遇到疫情爆發,景氣雪上加霜,種種原因造成中國半導體業者虧損。黃伯堃談到,中企技術、管理不如台積電、聯電,多以中低階產品為銷售主力,產能轉換上受限,成為最大的受災戶。

此外,中國半導體還有許多未爆彈,例如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10強企業蘇州敏芯微電子發布業績預告先坦承,因為疫情、地緣政治影響,終端消費性產品大幅下滑,行業競爭加劇,而前些年,公司本來預期需求仍高,大規模進行產能擴張,卻未能獲得相應收益才導致虧損。

敏芯微電子預計,2022年淨利為負人民幣63.5至48.5億元之間,相較於上年淨利減少區間為人民幣60.9至75.9億元,相較於同期,最高恐年減達611.11%。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年度虧損均扣除中國政府補助。

黃伯堃分析,從本次中國半導體業的虧損,可以了解台灣業者的競爭力,撇除龍頭台積電,二、三線業者仍保持一定水準,顯現台灣產業聚落完整,成本控制、物流網路和人力調度相當完善,因此面對景氣急轉直下之情況,尚可靈活的調動產能。

最後,中國芯謀研究總監王笑龍指出,2023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普遍下滑,但對於未來不必過於悲觀,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將會推動需求,而國家的基礎建設也會帶動數據中心、車充換電等設施大量設置,盼能成為業者景氣海嘯下的一根浮木。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