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特爾營收衰退20%,執行長季辛格帶頭減薪25%,坦承遭到超微、蘋果的激烈競爭

2022年英特爾營收衰退20%,執行長季辛格帶頭減薪25%,坦承遭到超微、蘋果的激烈競爭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圖說:圖為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特爾(Intel)的衰退已不是景氣下行所造成的庫存問題這麼簡單,是集團的結構和產業趨勢有相當矛盾,而晶圓代工的巨額投資,成無法割捨且拖累的存在。當其它公司要下單給英特爾代工晶片時,首先想到的是「我的CPU設計圖會不會被偷走」。

全球市況不佳,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帶頭砍薪25%,其餘高階主管跟進減薪5至15%,而未來營運將受到包含超微(AMD)在內的眾多對手激烈挑戰,市占率將持續下滑。

英特爾執行長帶頭砍薪25%

2022年英特爾營收達到631億美元,相較於上年合併營收790億美元,衰退20%。而如此衰退並非僅是英特爾的單一情況,是全球科技業者均面臨經濟下行所帶來的困境。

全球景氣開始走衰,歐美各大科技業者紛以裁員來縮減企業開支。近日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宣布帶頭砍薪25%、中高階主管減薪5至15%。

英特爾發言人柏爾(Addy Burr)強調,減薪只對中高階主管帶來影響,這有助於公司營運;而季辛格也帶來另一個壞消息,英特爾除了在電子消費市場摔了一大跤以外,市占率也持續被包含超微等競爭對手瓜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的主要應用產品是PC的核心處理器,隨疫情宅經濟發威,個人電腦的需求已經大幅度滿足,而近年來市場又面臨飽和的情況下,英特爾也難以將獲利進一步提升。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數據顯示,去(2022)年需求快速反轉,全球電腦出貨量逐季衰退,其中,去年第4季為傳統週期性旺季,但是銷售動能未能發酵,品牌業者在北美及中國雙雙祭出促銷價,銷售結果仍不如預期。

集邦科技指出,終端庫存去化將持續延長至2023年第2季,進一步影響通路下單更為保守及謹慎。除了需求前景低迷,零組件供給短缺問題恐再次出現。

集邦科技表示,品牌業者選擇拉抬熱賣機種庫存,挪移部分訂單提前至2022年底出貨,此舉也導致2023年第1季筆電出貨量呈現季減9.5%,預估僅3510萬台,創下10年同期新低,並預估2023年減幅度約7.8%,出貨量僅1.71億台。

01
集邦科技(TrendForce)提供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數據顯示,全球筆電出貨量在2023年呈現逐季下滑的走勢。

英特爾勁敵環伺,晶圓代工業務成包袱

此外,英特爾是典型半導體IDM(設計製造一條龍)公司。英特爾要拉抬製程業績,並向持續往下一階段的先進製程邁進,但卻受到包含超微在內的IC設計公司在主要業務中搶市占,還得抽出資金於「晶圓製造」上擴大投資,這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窘境。

然而,超微專注於晶片設計,並將代工交於台積電(TSMC)製造,在有效率的分工之下,無論是成本、晶片效能或者產能調度均獲得優化。

《華爾街日報》點出關鍵,台積電服務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多年,建構出理想的成本結構,最重要的是,英特爾有「既設計也販售晶片」的包袱;雖然,英特爾不斷對外強調,「晶圓代工業務是獨立運作」,但仍受到超微(AMD)與蘋果等客戶質疑,擔心設計圖等機密外洩。

由於這層利害關係,蘋果早在2020年6月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執行長庫克(Tim Cook)正式宣布,Mac電腦系列將從英特爾的CPU遷移至自行設計的晶片,至今除Mac Pro外,其所有蘋果產品皆搭載Apple Silicon架構晶片。

事實上,英特爾的衰退已不是景氣下行所造成的庫存問題這麼簡單,是其結構和產業趨勢有相當矛盾,而晶圓代工的巨額投資,成無法割捨且拖累的存在。儘管,日前代工服務部門總裁Randhir Thakur告訴《日經亞洲》目標是現在2030年成為全世界第2大晶圓代工廠,但在資本支出上遠遠不及台積電、三星,而未來將如何突破重圍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