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特斯拉股東控詐欺獲判無罪,馬斯克:一則糟糕用詞的貼文,並不意味詐欺行為成立

遭特斯拉股東控詐欺獲判無罪,馬斯克:一則糟糕用詞的貼文,並不意味詐欺行為成立
馬斯克在庭審結束後,離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菲利普伯頓聯邦大樓|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斯克2018年在推特發布「私有化」特斯拉的消息,卻因遲遲沒有動作遭股東指控詐欺,法庭上馬斯克辯稱貼文的內容是真實的,只是後來計畫改變,他也強調自己的推文影響力不大,應該不會造成特斯拉的股價波動,經過庭審,最終判決結果出爐,馬斯克獲判無罪。

馬斯克(Elon Musk)2018年在推特(Twitter)上釋出收購特斯拉股份的消息,造成當時股價大幅上漲,然而過了許久仍未見馬斯克兌現承諾,股東們一氣之下提出訴訟,直指馬斯克詐欺,經過長達3週的審判,最終法院在昨(3)日給出判決結果。

馬斯克推文惹惱股東,集體指控詐欺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2018年8月初,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正在考慮以420美元的股價將特斯拉私有化(預計約820億美元),並且已經備妥資金。」隨後他還補充,「已經確認投資者的支持,唯一不確定的因素在於股東投票。」而特斯拉的股票價格在推文發布後,立刻上漲到371美元。

不過該則推文卻惹惱了特斯拉的股東,他們集體提出訴訟,表示馬斯克的推文有誤導嫌疑,更聘請經濟學家證明,該則貼文導致投資者損失高達120億美元。馬斯克當時表示,願意辭去特斯拉董事長,並以2000萬美元作為和解。

事實上,過去就曾有發生類似事件,據《TechCrunch》報導,Netflix執行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2012年在臉書上宣布,Netflix訂閱者的觀看時長已達10億小時。

當時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爭議,質疑黑斯廷斯違反《公平揭露規則》(FD法規),該法規規定公司必須確保財務相關的訊息能廣泛且公平的傳遞給每位投資者。

黑斯廷斯當時辯稱,他在臉書上的追蹤人數高達20萬,其中包含了記者及網紅,因此公司已經將其個人帳戶視為公共渠道,他更補充,他們早已在部落格上宣布,Netflix無論如何都會努力達成10億小時的里程碑。

由於當時FD法規在社交媒體上的應用未有明確規定,黑斯廷斯事件因此成為釐清的開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事後發表報告指稱,同意社交媒體為公開渠道,但在沒有提前告知投資者的前提下,公司高階主管的個人社交媒體將不屬於公布重大訊息的管道。

馬斯克庭上辯稱推文影響不大,法院最終判無罪

不過馬斯克的案件與黑斯廷斯又有些許不同,因為馬斯克從未將特斯拉私有化,因此被質疑違反了《美國證券交易法》,若最終遭判刑,馬斯克將面臨數10億美元的賠償金。

《路透社》報導指出,馬斯克在法庭上解釋,原本收購的消息是真實的,也做好了必要的融資,包括了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的口頭承諾,殊不知該基金事後卻反悔。

此外,馬斯克表示當初以為只要出售火箭公司SpaceX就足以收購公司,而發布貼文是想讓小股東與大股東處於同等地位,但他承認事前的確缺乏各方的正式承諾。

《BBC》報導,審判維持了近3週的時間,馬斯克在法庭上不斷質疑自己推文對特斯拉股價的影響,「僅僅因為我在推特上發布文章,並不意味著人們就會相信並採取相應的行動。」馬斯克的律師斯皮羅(Alex Spiro)也認為,僅依靠一則糟糕用詞的貼文並不意味詐欺行為成立。

最終法院在昨日做出無罪判決,馬斯克也立即於推特上表示感謝,而原告律師尼古拉斯・波里特(Nicholas Porritt)則對於此次判決感到相當失望,預計會採取下一步行動。證券詐欺律師里德・凱瑟琳(Reed Kathrein)也認為,無罪判決根本是對投資者與《美國證券交易法》的諷刺。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子恆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