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搖擺於「統合論」及「分割論」之間,要如何「蔡規賴隨」?

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搖擺於「統合論」及「分割論」之間,要如何「蔡規賴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賴清德所主政的一個已執政前後兩次執政黨,雖宣稱擁護中華民國;黨內派系卻又時常倡議獨立建國、變更國號、撤廢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務實台獨、「對岸鄰國論」、「兩岸互不隸屬論」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如此革命屬性政黨性質,試問如何達到「和平保台」目標?

日前副總統賴清德在同額競選民進黨主席情況下,在低投票率但高得票率中當選。這是應對民進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後,總統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以承擔政治責任。賴清德作為執政黨主席上任後,由於目前黨內總統候選人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不二人選,因此其兩岸論述引發引發台灣社會、兩岸及國際注目。

由於先前賴清德曾倡議「台灣制憲時刻已經到來」、「務實台獨工作者」自居,主張「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被視為台獨傳統基本教義派的代表,甚至之前獨派大佬曾公開呼籲蔡英文僅擔任一任總統,由所謂「台獨金孫」賴清德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由此可見賴清德與蔡英文在台獨論述及兩岸路線不會是完全相同,甚至還存在本質性及結構性差異。

賴清德「務實台獨」比蔡英文「維持現狀」更為激進

在黨主席就職演說上,賴清德提到「務實認定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再宣布獨立必要」,相對於擔任行政院長時賴清德在立法院施政報告及接受質詢,首次表明自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是中華民國,沒有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性,此等表述當時即引發熱議。

當時蔡英文總統立即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而國民黨控告賴揆違憲及犯「內亂罪」;中共當局立即宣稱反對台獨、表明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永遠不可能成為國家;美國官方則宣稱「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足見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及路線實已牽動台灣內部綠藍政黨競爭,及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互動框架能否持續穩定發展。

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原比蔡英文更為激進。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主張,承諾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同時提出「新四不」及「三新論」、「四個堅持」,力求維持兩岸現狀,呼籲中共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

但無論賴清德以行政院長身份論及主張「務實台獨」,或以副總統身份論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更加深泛藍政治聯盟及中國大陸、美國疑慮。

「和平保台」比「抗中保台」路線更具合理性及必要性

為緩解九合一選舉「抗中保台牌」失利,賴清德倡議「和平保台」路線。一方面,鼓吹「抗中保台」路線,極易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風險;另一方面賴清德為尋求蔡英文對其參選黨內總統初選支持,一再宣稱支持蔡英文總統及其兩岸路線,支持其維持兩岸現狀主張、兩岸互不隸屬論,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界定「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