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掀起「捷克熱」,投資金額是中國的14倍,學者預估捷克最快4月退出17+1合作機制

台灣掀起「捷克熱」,投資金額是中國的14倍,學者預估捷克最快4月退出17+1合作機制
捷克前總統齊曼(左)立場親中,照片為齊曼2019年赴北京與習近平會面。Photo Credit: GettyImag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學者指出,捷克近年的選舉結果證明「支持台灣有票」,民主國家的政客都需要精算選票,而捷克準總統與台灣總統通話,顯示獲得捷克民意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國在疫情前就沒有對捷克的經濟有多大影響,跟德國、法國跟中國的貿易有很深的掛勾不一樣,中資佔捷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只佔0.4%,台灣對捷克的投資更是中國的14倍。

台灣近年掀起一股「捷克熱」,自2020年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高調訪台後,台捷關係便不斷深化;今(2023)年初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與總統蔡英文通話15分鐘,創下歐盟國家領導人與台灣總統直接對話的首例,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Adamová)隨後也宣布將在今年3月率團訪台。

究竟為什麼中國的阻饒反彈逐漸失效?為什麼中東歐國家想與台灣示好?《關鍵評論網》採訪了中東歐研究的專家、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鄭欽模與創投公司台杉公司,從政治與經濟層面認識台捷關係近年發展。

關鍵評論網:台捷關係自2020年深化,您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鄭欽模: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一帶一路」的衰退。更精確的講,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的衰退。原本中國提出很多承諾和資金,後來都沒有到位,中國本來就不是自由貿易體系,也不遵守商業契約的準則,另外貪腐也是很大的問題;即使後來有資金投入也多是併購,併購後把百年企業摧毀,造成這些國家很大的反感。

第二是戰狼外交。中國在歐洲和其他國家,一定要各國接受「一中原則」,原本要訪台的捷克前參議院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在2020年訪台前猝死,過世後他的家人在遺物找到中國大使透過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轉交的恐嚇信,恐嚇他不能來台,造成譁然,也導致後來的參議長維特齊有「不得不訪台的壓力」。

第三個原因是疫情。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但中共隱瞞疫情、散播疫情是國際共識,中國人在歐美各地搜刮醫療器材寄回國內,也引來國際上不好的觀感。台灣反而是加分的,台灣向捷克贈送口罩、呼吸器及口罩生產線等物資,捷克隨後也向台灣提供疫苗

最後還是回到俄烏衝突。俄烏戰爭對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才從蘇聯解放出來的國家,老一輩的人記憶猶深,他們對俄羅斯的侵略、中國對俄羅斯態度曖昧感到不以為然。

另外美國也是一個因素,美中貿易戰之後,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019年、2020年兩度前往中東歐,去強調「三海倡議」(TSI)與「乾淨網路計畫」(Clean Network),揭露中國在網路世界的滲透,在在都造成捷克社會對中國的反感。

關鍵評論網:捷克可能在今年退出中國與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研究嗎?

鄭欽模:很有可能。捷克本來在17+1是重點,對接的中國省份是長三角重鎮浙江,本來有很好的願景,但沒有落實。

17+1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很多國家都陸續退出;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關係主要集中在德法英這些國家,中東歐國家得到的就很少;以中國現在經濟下行、力求經濟復甦的情況,更不可能有餘力增加對這些國家的投資。

加上這幾年捷克民意有很大的轉向,參議院議長維特齊2020年來台,回去面對參院改選,結果獲得壓倒性大勝;2021年捷克國會大選,親中的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的聯盟「不滿公民行動組織」(ANO 2011)輸掉了,由原本的反對派獲勝,之前曾來台拜訪的布拉格市長所屬的政黨聯盟「海盜與市長」(Piráti a Starostové)也獲得不錯的席次。更重要的是,一直是中共代理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Czechoslovakia)沒有達到進入國會的門檻(5%得票率),沒有在議會拿到任何一席。

維特齊去年7月邀請立法院長游錫堃在捷克國會演講,在11月的正副議長選舉中又高票連任,證明「支持台灣有票」。捷克準總統帕維爾與蔡英文通話後也是一片好評,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也宣布3月來台,民主國家的政客都需要精算選票,而這樣的結果,顯示獲得捷克民意的支持。

另外一個捷克可能退出的原因,中國對捷克的經貿往來其實沒有很大,台灣對捷克的投資是中國的14倍,中國的貿易出口佔捷克GDP不到1%,中資佔捷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也只佔0.4%,連0.5%都不到。

中國在疫情前就沒有對捷克的經濟有多大影響,跟德國、法國跟中國的貿易有很深的掛勾是不一樣的;像中國之前要制裁立陶宛,但中國對立陶宛的逆差是5倍,制裁應該是反過來。

關鍵評論網:捷克可能會在今年哪些時間點宣布退出?

鄭欽模:捷克不是不謹慎,帕維爾雖然與蔡英文通話,但他畢竟不是總理,中國也不是沒有台階下;帕維爾也說他不會挑戰一中原則,但萬一有什麼衝突,像是中國實際軍援俄羅斯,或者中國戰狼外交在捷克眾議長來台後對捷克做出制裁,快的話4-5月,慢的話下半年捷克退出17+1的機會很大,因為以戰狼外交和習近平的性格來說,中國「不可能不衝動」。

關鍵評論網:捷克與中東歐對台灣的重要性?

鄭欽模:台灣長期外交孤立,我們主要經貿對象還是歐美大國,之前承認台灣存在的是中南美洲與太平洋島國,這些中東歐國家的轉向是我們過去兩三年來在歐洲外交很大的成果。

雖然這些中東歐國家是小國,但這些國家都是歐盟的會員國,也都是北約的會員國,這些國家在經濟上與台灣有相當的互補,也與台灣都有地緣政治相同的命運,都夾在大國之間(中東歐國家夾在俄羅斯和德國之間;台灣則在中美抗衡之間)。

這些國家也曾經選擇與中國交往,現在逐漸慢慢認清兩岸差別,轉向韓國、日本、台灣,最最重要的是,這些國家是與台灣都在自由民主同盟裡,在建構一個以互助、民主人權為基礎的價值鏈,與這些國家改善關係,對台灣經貿、國際體系都有很重要的實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