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營運長悼亡夫:過去30天,我像過了30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桑德柏格寫道:「戴夫,為了紀念你,也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以應有的方式被撫養長大,我保證會盡一切可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你的父愛。」
中央社報導,臉書(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上月驟失夫婿,熬過30天哀悼期後,感性貼文說,這30天,她的心情更加難過,卻也更有智慧了。她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所承擔的那份責任和愛比以往更大。
Today is the end of sheloshim for my beloved husband—the first thirty days. Judaism calls for a period of intense…
Posted by Sheryl Sandberg on 2015年6月3日
對以鼓勵女性賦權著稱的桑德柏格而言,喪夫無疑是極大打擊。桑德柏格的丈夫戴夫.戈德伯格(Dave Goldberg)曾是著名在線調查系統服務網站Survey Monkey首席執行長。5月1日,他與家人在墨西哥度假期間,在酒店使用跑步機健身時不慎跌倒撞傷頭部後不治。他的死訊震驚科技界。幾日後,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也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貼文,悼念這位英年早逝的科技界菁英。
相關報導:
讓Facebook營運長放心《挺身而進》的男人,最棒的伴侶Dave Goldberg逝世
臉書營運長悼念丈夫:這是生命最黑暗悲慘的時刻,但我仍對這一切感到幸運
桑德柏格在貼文中說:「雖然我們現在都知道戴夫是在事故發生後立即死亡的,但當我在救護車內時還不知道這個事實。車子在開往醫院的路上速度異乎尋常的慢。我至今還怨恨那些路上的車子沒有為救護車讓路,每個司機想到的都是希望自己更快地抵達目的地。」
桑德柏格說:「這30天對我而言就像過了30年。30年的難過加起來也不比我這30天的難過。我也感到自己增長了30年的智慧。」在這段期間,她也瞭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安慰」:
我也知道了,原來我從來就不知道怎麼去安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以前說的話都是錯的;我一直對人們說,一切會好起來的,我以為希望是我能夠給他們的最好的安慰。
我的一位癌症末期的朋友對我說,人們對他說的最糟糕的話就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那句話會一直在他的腦海裡尖叫。你怎麼知道一切會好起來呢?你知道我可能會死嗎?在過去一個月,我理解了他的這句話。
真正的同情,不是堅持說一切會好起來的,而是承認一切不會好起來。當人們對我說,「你和你的孩子們會重新快樂起來的」,我的心告訴我,是的,我相信,可是我知道我永遠也不可能感受到單純的快樂了。
也有人對我說,「你的人生會恢復正常,可是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美好」,這樣的話反而更能夠安慰我,因為他們知道真相,並且告訴了我真相。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桑德柏格還寫道,「(母親)跟我說,現在不只我苦,小孩也一樣苦。我懂,因為從她的眼中,我看到了同樣的痛」。
大紀元報導,桑德柏格還提到痛失丈夫後,她與臉書的同事及朋友的關係如何發生了改變。她說:「我意識到恢復與同事的緊密關係一直對我很重要。我要讓他們走進來,這意味著我要更加敞開心扉,但在某些時刻,我依然無法讓人們進來。」
對於她在這段時間中有哪些收穫,桑德柏格說,她學到了感恩、堅韌以及「作為母親更深廣的含義」。她說自己已經想出了一個計劃,請一位親屬填補「父子」活動的內容,為孩子們填補父愛。
桑德柏格寫道:「戴夫,為了紀念你,也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以應有的方式被撫養長大,我保證會盡一切可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你的父愛。」「就像Bono唱過的,「悲傷沒有盡頭…愛沒有盡頭。」我愛你,戴夫。」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