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表首份「外國資訊操弄干擾威脅」報告:中俄聯手威脅大,台灣經驗值得參考

歐盟發表首份「外國資訊操弄干擾威脅」報告:中俄聯手威脅大,台灣經驗值得參考
歐盟對外事務部負責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Photo Credit: Josep Borrell Fontelle Twitter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這份報告,用意在「誤導議題方向」的資訊操弄在中國對歐案例占56%、俄國占42%;意圖「歪曲事實」的在俄國案例占35%、中國占18%。這些假資訊攻擊對象最多是烏克蘭,其次為歐盟機構,波瑞爾本人和美國也是被針對者。報告指出,中國特別意圖分化西方,將美國描繪為歐洲不安的來源。

(中央社)歐盟對外事務部昨(7)日發表首份「外國資訊操弄干擾威脅」報告,指出中、俄兩個威脅主體的合作令人憂心。曾訪台的歐洲議會議員格魯克斯曼在同一主題論壇中,分享台灣透過跨界合作靈活因應的作法。

歐盟對外事務部(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EEAS)負責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該部昨天舉辦的外國資訊操弄干擾(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interference,FIMI)論壇致詞說:「如果資訊有毒,民主無法運作。」

除了俄國長期對歐洲操弄資訊、試圖影響輿論,波瑞爾表示,歐盟自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後,開始關注「敘事之戰」(the battle of narratives),也就是中國對外操作資訊的現象。

EEAS自2015年以來共收集到超過1萬5000件外來勢力對歐洲資訊操弄案例。昨天發布針對去(2022)年10月至12月的100個案例分析報告,其中俄國83案,以俄語占最多;中國12案,其中7成為英語;還有5個案例是中俄協作。

波瑞爾說:「(資訊操弄)威脅主體如俄國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是這份報告令人憂心的主要發現。」

根據這份報告,用意在「誤導議題方向」的資訊操弄在中國對歐案例占56%、俄國占42%;意圖「歪曲事實」的在俄國案例占35%、中國占18%。

這些假資訊攻擊對象最多是烏克蘭,其次為歐盟機構,波瑞爾本人和美國也是被針對者。報告指出,中國特別意圖分化西方,將美國描繪為歐洲不安的來源。

至於中俄合作操弄歐洲輿論,報告指出,中國官方控制媒體和中共官員社群媒體,均協助放大有利於俄國政府的陰謀論,例如散布美軍在烏克蘭設生物實驗室的假新聞。

在EEAS的論壇中,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等多位與會者都直言,歐盟面對假新聞「還沒準備好」、「太脆弱」,當務之急是建立民眾對資訊戰、混合戰的狀況認知,以及因應問題的迫切感。

曾在2021年11月率領歐洲議會第一個正式代表團訪台的格魯克斯曼,特別分享他訪台時與現任數位發展部長唐鳳交談的心得。

格魯克斯曼說:「台灣在中共常態的(資訊)攻擊下建立了民主,他們用靈活敏捷的方式因應。」包括集結媒體、公民、智庫、非政府組織,建立快速且全面的假新聞反應機制,值得歐盟參考。

波瑞爾昨天並宣布,歐盟執委會將建立因應外國資訊操弄的「資訊分享及解析中心」(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nalysis Centre),以集中彙整、分析案例,分享知識及經驗。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