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5國擬禁用半導體關鍵材料「永久化學品」,市場憂供應鏈中斷、晶片成本飆升

歐洲5國擬禁用半導體關鍵材料「永久化學品」,市場憂供應鏈中斷、晶片成本飆升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永久化學品爭議已久,早在2022年12月美國工業巨擘3M因應美國通過的相關法令,開始於2025年停止這些化學材料,不過近日在供應鏈緊繃的情況下,半導體業內人士指出將助漲電子產品成本。

近日歐盟(EU)產業界正在對「永久化學品」的禁令爭論不休,歐洲半導體業內的高階主管強調,禁止使用相關的晶片化材,讓原本脆弱的供應鏈,變得更為緊俏,近年受到晶片需求飆升,該類關鍵化材價格已飆升70%至80%,預計今(2023)年仍將進一步上漲20%。

歐洲五國禁止半導體關鍵化學材料

2月7日,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和挪威等5個歐洲國家,向歐盟提議淘汰數萬種永久化學品(PFAS),這些化學材料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電池、飛機、汽車乃至於各類民生用品。

永久化學品(PFAS):這類化學品是全氟/多氟烷基物質,由於這類合成物質在環境中須耗費很長時間才能分解,才被稱作永久性化學品,過去常被使用於不沾鍋、食品包材等,近年則廣泛用於半導體、電動車和5G領域。

本次提案負責人德國環境署(German Environment Agency)的弗勞克阿弗貝克(Frauke Averbeck)表示,這項禁令若成功,將成為史上最廣且大的提案,是環境保護的一大步。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受到晶片需求飆升,電子行業PFAS的用量將以每年10%的速度成長,其中,最關鍵的衍生化學材料已出現短缺,像是用於晶片製造且最關鍵的含氟聚合物(PFA)價格已飆升70%至80%。儘管晶片行業不景氣,但預計今(2023)年仍將進一步上漲20%。

事實上,永久化學品爭議已久,早在2022年12月美國工業巨擘3M因應美國通過的相關法令,開始於2025年停止這些化學材料。3M執行長羅曼(Mike Roman)表示,雖然PFAS能安全地製造、使用,但面臨監管與商業環境,3M也看到擔任領導角色的契機,還有服務的客群帶來最大的影響。

由於永久化學品從1940年就開始生產,已經滲入應用到各種產業,一時之間要全面性禁止也非常困難。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3M將在2025年底前停產,也會停止在產品中,使用這種物質,這預料將會產生高達13億到23億美元的成本。

化材供應商強調:全球將出現混亂

近日,含氟聚合物領導供應商Chemours的高階性能材料主管丹尼斯迪格納姆(Denise Dignam)告訴《金融時報》,這些化學品對現在的半導體產業和其他用品,絕對至關重要,他還說:「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東西,將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全球混亂」。

另一家全球領先化學品處理泵製造商Iwaki指出,目前供應鏈短缺、成本上升,這些禁令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又再推升物價上漲。

不過,包含地球正義(Earthjustice)等非政府組織(NGO)的環保組織認為,PFAS的持久性可能會導致罹患腎癌或睪丸癌的風險增加,還會對對兒童或其他疾病疫苗的反應減弱,因此無論如何均致力於讓PFAS減產。

針對晶片行業可能發生動盪,全球半導體製造龍頭台積電(TSMC)早於2018年已經開始替換PFAS中衍生品全氟辛酸(PFOA)。台積電強調,集團所使用的替代化學品均為短鏈(含四個碳及以下)的PFAS類物質,對人體或環境無顯著危害性,同時亦在綠色採購程序中建立把關機制,將PFAS長鏈物質列為製程禁用物質,在執行新物料評估時,即先排除該類物質。

目前該提案,有2種方案,分別是:全面禁止,或根據可獲得的替代品實施有具體豁免的禁令,如果獲得批准,該規定最早要到2026年才能生效。一些行業,如醫療設備零組件,被允許有長達12年的過渡期,而其他行業則必須在18個月內進行調整。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