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腹之慾乃人之常情,但我們有必要弄出「黑鮪魚季」這種只剩下獵奇爭鮮的活動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邁入第15年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自5月9日至7月5日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嚐鮮活動結合在地觀光,內容琳琅滿目,有雷射光影水幕秀、小琉球釣魚大賽、淨灘、新鮮漁獲叫賣秀、漁村體驗小旅行等等,既有「文化」也有「觀光」,完全名符其實,為地方帶來人潮與錢潮,看似皆大歡喜,會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出在活動主角:「黑鮪魚」。
文:陳雅芬、賴威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資深志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
邁入第15年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自5月9日至7月5日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嚐鮮活動結合在地觀光,內容琳琅滿目,有雷射光影水幕秀、小琉球釣魚大賽、淨灘、新鮮漁獲叫賣秀、漁村體驗小旅行等等,既有「文化」也有「觀光」,完全名符其實,為地方帶來人潮與錢潮,看似皆大歡喜,會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出在活動主角:「黑鮪魚」。
黑鮪不但是最名貴的鮪魚,同時也是鮪魚中最大型的,尤其是北方黑鮪,台灣所捕食的即為北方黑鮪中洄游於太平洋的亞種「太平洋黑鮪」,一般商業捕抓的體長約為2公尺、體重達550公斤,歷史紀錄最大體長為384公分,最重體重為679公斤。
根據研究報告,每年4月至6月,洄游至日本與菲律賓間海域(台灣東部外海)產卵,對照「黑鮪魚季」舉辦時間,可以發現台灣黑鮪漁業並未避開繁殖期,這是黑鮪魚季不應舉辦的理由之一。黑鮪是深水魚,體型雖大,卻很矯健,極限游速每小時可達80公里,能夠橫越大洋,且力氣大,延繩釣漁民通常要奮力搏鬥才能將牠拉上船,我們佩服漁民和這種巨魚搏鬥的精神。
東港捕抓黑鮪已有20餘年,但早年多是碰運氣混獲捕得,直到1990年代晚期因技術、設備、漁具進步、漁民經驗傳承,捕獲量大增,漁獲量不僅是台灣第一,亦曾位居世界第一,成為近海漁業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國際上,太平洋黑鮪漁業受到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和東太平洋之美洲熱帶鮪類委員會(IATTC)監督。目前太平洋黑鮪資源已接近過度捕撈,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先行採取預警措施,於2009年年會中通過09-07號「太平洋黑鮪養護管理措施」,規定會員國以2002年-2004年平均漁獲努力量(船數)為限。
台灣自2010年起訂定「太平洋黑鮪作業管理規定」,主要包含兩種措施:一、控管核准捕抓之漁船船數,二、實施黑鮪漁獲證明書(CDS)以掌握漁獲量、黑鮪標籤制度讓領有標籤的漁船才能補黑鮪。
從以下圖示可以發現,自1999年開始,東港黑鮪漁獲量就有從頂峰開始下滑的趨勢,對應的每公斤售價則隨著捕獲量下降而提高,2012年漁獲量降到505尾的最低紀錄,當年拍賣價卻是每公斤1,021元天價,顯見國人不惜重金追逐珍饈的饕客心態。

東港黑鮪漁獲量與售價走勢圖,本文作者參考漁業署漁業年報,自行製表。
政府在未針對台灣海域的黑鮪進行任何學術調查前,看到1999及2000年連續兩年捕捉到的黑鮪魚數量都突破萬尾,屏東縣政府就從2001年起推出黑鮪魚季,一推出即轟動全國,電視畫面、報紙版面上,壯碩卻失去生機的魚體宣告著人類征服野生動物的英勇,導致漁民一窩蜂捕抓黑鮪的風氣,儘管如此,舉辦第一年黑鮪魚季漁獲量就馬上從萬尾掉到6千多尾,然後逐年下滑。
從2013年起政府加強護漁政策,漁船能進入菲律賓外海海域捕撈,表面上近兩年黑鮪漁獲量止跌回升數量有所增加,但縱使如此,數量依舊未突破千尾,已無法達到往年榮景,這是不是台灣海域黑鮪族群量已出現危機的徵兆?
口腹之慾乃人之常情,然而像黑鮪魚季這種獵奇爭鮮的活動,卻是政府帶頭戕害野生動物的惡例!每年「第一尾」拍賣、喊價的熱絡,挑動人們節節上升的激情,恨不得立刻品嚐最鮮美的魚肉,讓這齣黑鮪魚季重頭戲除了引發低層次的消費行為以外,不具任何生態保育、漁業文化的內涵。
黑鮪魚季舉辦的現在,在東港街頭隨機找人問問,有多少人了解黑鮪魚的生長環境及生物特徵?又會有多少人知道黑鮪所面臨的困境?已經15年了,全國民眾早已把黑鮪魚和東港劃上等號,為了不要讓黑鮪魚或其他野生魚,在屬於牠們的「季」節變成某某魚「祭」人類五臟廟,此時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再舉辦這類活動,讓漁民恢復常態的捕魚節奏,讓野生漁群有機會休養生息。
關於海洋與漁業,政府還有許多事可以做,漁業資源調查、推展永續海鮮、輔導漁民放棄使用對海洋具殺傷力的漁法等,像是柯P等政治人物在鏡頭前大啖黑鮪魚的鏡頭就不必了,請不要把人民納稅錢拿去辦理傷害海洋的活動。
值此世界海洋日前夕,回首15年來台灣黑鮪漁業興衰,停辦黑鮪魚季是我們能為海洋做的一件好事,太平洋黑鮪的族群數量只剩60年前的3.6%,再不停手,恐將很快步上南方黑鮪的後塵,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瀕臨絕種紅皮書。
本文獲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