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佛牙舍利真偽之辯:我斷然不能同意星雲法師「反智論」的信仰至上主張

回顧佛牙舍利真偽之辯:我斷然不能同意星雲法師「反智論」的信仰至上主張
圖為位於台灣高雄市大樹區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Photo Credit: Huicheng1967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來,佛牙的真假,是可以爭論的,對與錯要看證據和邏輯的說服力,並非自己認為對就是對。星雲本人原是老到的宗教師,平時很能應付這種場面的,不知為什麼?一聽到我質疑他迎的是假佛牙,先是要我再舉證據,後來居然發怒起來,對來訪媒體記者,一再提及「壞學者」 、「壞心腸」,才會懷疑佛牙是假的。

文:江燦騰

關於佛牙舍利真偽之辯:內幕、證據與方法學

星雲法師在今(2023)年2月5日過世了,活九十七歲,是台灣僧人中僅次於印順法師的第二高壽者。其實兩者都是晚年病魔纏身,若非得力於台灣醫療體系的先進,得以如此二者僥倖逃過提早死亡,否則是活不到如此高壽的。

但本文所要的解說重點,其實是想再次回顧星雲法師利用假佛牙蓋超大型「佛陀紀念館」的背後歷史爭議,讓當代狂熱為星雲偉大人間佛教事業成就大捧特捧者,也略為針對其不如法的作為,有所反思。

沒有反省與相關專業批評,台灣社會的大眾信仰是不會有所精進的。不過,事情的開端,我們稍後就會詳說。此處先從2011年12月底,在我們當代台灣佛教界中所曾出現的最熱門新聞說起,就是有關當時最轟動的佛教觀光娛樂文教園區的大事業體新聞熱點,便是高雄佛光山寺籌建多年的「佛陀紀念館」,終於正式啟用和風光開幕了。

這對於不少喜歡佛教觀光娛樂者,當然是很好的新遊樂去處或堪稱當代最佳佛教文化觀光區壯麗景點的耀眼出現,至於持不同立場者,也可有其他的另類選擇。

但是,作為一個長期堅持學術理性原則的當代歷史家,我則是想藉此反思:類似這樣的「大佛文化」又再度熱烈出現於當代台灣的這一片既狹小又壅擠的美麗國土上,是否必要?以及其在台灣本土佛教文化與生態美學上的真正創新意義或其社會傳播的實質效用,又有哪些是值得我們應該加以重視的?這都是大家應該關心和必須細心再加思考的重要文化課題。

這對處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台灣社會大眾來說,基於宗教信仰的自由原則,我們每個人事實上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或選擇。只是在此,我並不準備以類似先前我應大陸當代權威媒體《南方周末人物報》主編邀請時,曾一度公開嚴厲批判其過度商業化和庸俗化的浮濫作風那樣,直接的就嚴詞評論有關「佛陀紀念館」隆重開幕後的種種可能問題,以及不久可能會面臨的幾種值得憂慮的狀況;而是重刊一篇我當年曾與一群台灣學界的有志同道,公開強烈質疑佛光山迎假佛牙的全文:我們這些學者,所針對的,正是質疑評佛光山的創辦者釋星雲,當時他想藉著「迎佛牙」的大好契機,以作為他日後增建新「佛陀紀念館」的緣起,是不當的。其原因為何呢?

這是由於,我當時根據本身曾探索多年佛教史學知識的專業性判斷,已可明確地認為:釋星雲所宣稱將要增建新的「佛陀紀念館」來供奉「佛牙舍利」的緣起,不應該是來自一顆根本就是「假佛牙」的取得;但釋星雲當時卻硬要說,他所迎的那顆,其實是「真佛牙」,並要大家不要懷疑。而我當時是斷然不能同意像他這種「反智論」的信仰至上主張。因此,當時雙方曾爆發了空前未有的「真假佛牙」大論戰。而我事後也在《當代》雜誌的第130期(1998年6月1日),發表下列全文內容。

我迄今仍認為:這是有公是公非的佛教史爭論,不應沒有原則和隨意放棄堅持。但,我的主張,是否仍有論述不嚴謹之處?在此,我請本書讀者在讀完下述全文後,再自行判斷。屆時,應如何看待?將可了然於胸,而不必先有特定立場。

拉開質疑佛牙戰爭之幕

1998年4月初,台灣的各媒體紛紛刊載關於「佛牙舍利」真偽的討論,隨後政府官員應否參與迎佛牙的爭辯,也變成了輿論的焦點。而我是率先在《聯合報》上,公開質疑「佛牙舍利」真假的。

《聯合報》在4月2號第19版,登出關於「第三顆佛牙」的爭辯消息。消息的內容,是先轉述我對吳伯雄資政在3月31日於同報登出的(佛牙本非牙)那篇文章的質疑。吳資政依佛光山提供的資料,以及引用星雲的意見,認為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提供的佛才是可信的,並且不認為應質疑佛牙的真假。他引述星雲3月28日在民間全民電視台「頭家開講」的節目中,回答聽眾時說:「佛牙的真偽不是科學實驗,也不是歷史考證,而是宗教信仰的問題。」因此,他主張,如果疑惑佛牙是真、是假,應先問:自己的心是真、是假?

我是佛教史的學者,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反智的看法。於是提出下列的各點: 其一,佛牙是歷史佛陀的遺物,是真是假,有賴證據,不容藉口信仰,便可逃避證據檢驗。我接著舉出歷史和科學的例證各一,以為說明。現存佛骨舍利有科學和歷史證據者,一粒是百年前(1989年)在尼泊爾境內佛陀誕生地藍比尼園附近挖出的遺骨,也是早期佛教文獻提到八分之一交釋家族供養的部份。當年的發掘者將其捐給英國政府,其政府乃一分為三:一贈印度政府博物館、一存大英博物館、一由發掘者保存。此一歷史證據,是以生態的環境呈現,有直接性和完整性的優點。故學界公認此為人類共同遺產。可是,其中並無佛牙。

其二是另一作偽而被識破的例子。根據史學權威陳垣先生的詳細考證,一千多年來,在中國出現的佛牙,歷代皆有,來源不一,形色各異,為數在兩位數以上,而非一顆。明朝的大醫學家李時珍特在《本草綱目》卷51指出:「貌似熊,黃白色,其齒骨極堅,以刀斧椎鍛,鐵皆碎,落火亦不能燒,人得之詐充佛牙以誑俚俗。」可見以獸骨冒充佛牙,早有前科了。請問吳資政,如果迎的是獸骨,如何向國人交代?

「第三顆佛牙」歷史上,不存有任何記載,吳資政雖引《大涅槃經》後分卷下說:佛陀死後,火葬,全身粉碎,只四牙完整,被帝釋人取走一顆,故人間留有三顆。而目前,他所要迎的「第三顆佛牙」,就是由西藏喇嘛所保持和轉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