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除了教宗方濟各與一行禪師之外,目前世界各地有許多宗教領袖與在地宗教及靈性社群,皆持續在為氣候變遷與生態危機提供從靈性觀點出發的宗教生態省思,有些宗教團體甚至也積極地採取回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行動方案。像是台灣多個人間佛教教團就並未置身其外,包括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都在理念與生活實踐面以佛教觀念響應環保。其中,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在 2010 年以「環保與心保」為題,對極端氣候、全球暖化的生態危機進行反思,提倡從身心淨化做起,落實生活環保;法鼓山也在1994年開始提倡要從心靈、生活、禮儀、自然這四種環保出發,保護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環境,而自然環保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至於慈濟功德會則是在1990年開始在台灣推動資源回收的環保工作,如今慈濟的環保志業已從台灣擴展到海外各地,隨著氣候異常所帶來的災難頻傳,證嚴法師近年來積極提倡「與地球共生息,淨化人心弭災難」的觀念,勸導茹素愛地球,在去年的COP27期間,慈濟也加入周邊會議將相關經驗做分享交流。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參考書目

  • 一行禪師著,汪橋譯,2022,《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台北:大塊文化。
  • 教宗方濟各,2016,《願祢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 Dunne, John D. & Daniel Goleman(eds.) 2018. Ecology, Ethics,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Dalai Lama in Conversation with Leading Thinkers on Climate Change. Massachusetts: Wisdom Publications.
  • Dalai Lama & Franz Alt. 2020. Our Only Home: A Climate Appeal to the World. New York: Hanover Square Press.
  • Lewis, Simon&Mark Maslin 著,2019,魏嘉儀譯,《人類世的誕生》。台北:積木文化。
  • Thich Nhat Hanh. 2013. Love Letter to the Earth. Berkeley: Parallax Press.
  • Vaughan-Lee, Llewellyn. 2016. Spiritual Ecology: The Cry of the Earth. Point Reyes Station: The Golden Sufi Center.

本文經巷仔口社會學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