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疫情下發展出新型態「貧窮生意」:日本無家者支援團體,聯手不動產公司大賺一筆?

疫情下發展出新型態「貧窮生意」:日本無家者支援團體,聯手不動產公司大賺一筆?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貧窮生意」指的是「利用艱苦人的弱點獲利的商業行為」,在疫情之下,日本媒體發現有不肖不動產公司,透過將空房租給窮苦人家,提升住房率,拉高房價轉賣的行為,不但欺騙需要生活保護的人,也讓接手不動產的投資者遭受損失。

《朝日新聞》的記者室矢英樹實際前往這名男子所說的地址後,真的在這家公寓遇到好幾名,同樣是被這個社團法人介紹入住的(前)無家者。

從山谷到市郊,根本找不到工作

例如,一名在2021年6月入住的40多歲男性,原本是住在東京日雇型勞動者的聚集地——山谷的簡易宿泊所,靠著擔任地鐵清掃員維持生活。但後來失去了這份工作,變成無家者。某天在代代木公園領餐時遇到那個社團法人的工作人員,說可以介紹房子,還帶著他去申請生活保護。

生活保護費月領12萬日圓左右,但房租一個月4萬5000日圓,外加1萬日圓和水電瓦斯費,剩下來的只有6萬日圓生活費,等於一天餐費只能控制在2000日圓以下。日雇型勞動者的工作多半都在東京都心,如果為了日雇型工作往返一趟新宿,車資就會破千,成本實在太高,但在東京都羽村市這棟公寓附近根本找不到工作。

緊急事態下的東京街頭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疫情下的新宿歌舞伎町鬧區

防範貧窮生意,厚生勞動省擬再度修法

為了要防止不肖業者利用弱勢者斂財的「貧窮生意」,日本厚生勞動省在去年表示,有意修法要求經營「無料低額宿泊所」的業者,如果沒有向所在的地方政府申報,就會面臨刑罰。

「無料低額宿泊所」是基於日本《社會福祉法》成立的社會福祉事業,提供經濟弱勢者免費或是超低價格的住屋空間。截至2022年4月,日本全國有649間「無料低額宿泊所」,總計1萬8152名住戶當中有超過9成都是領取生活保護過活的弱勢族群,當中更有半數都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

目前,如果有業者有意設置「無料低額宿泊所」,是有義務向地方政府申報的。但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0月的調查,有15%的地方政府表示,他們知道境內有業者沒有主動申報。這讓日本政府擔心,這些沒有申報的「無料低額宿泊所」會成為「貧窮生意」的溫床——因為「無料低額宿泊所」多半是領有生活保護的弱勢族群,如果經營「無料低額宿泊所」是為了騙取弱勢者的生活保護費,就是一種剝削。

厚生勞動省在2018年修改《社會福祉法》,要求業者設置「無料低額宿泊所」時必須主動申報,就是為了防犯「貧窮生意」:業者主動申報,政府就能掌握境內「無料低額宿泊所」的狀況。如果發現「無料低額宿泊所」的住宅環境不佳,每人每室的樓地板面積小於7.43平方公尺,或是不合消防或衛生標準,政府就可以介入指導。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