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志願軍:台灣太安逸了,烏克蘭人保衛家園的意志與決心值得「見賢思齊」

台籍志願軍:台灣太安逸了,烏克蘭人保衛家園的意志與決心值得「見賢思齊」
赴烏克蘭參戰陣亡的台籍志願兵曾聖光告別式|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烏戰爭爆發將滿1年,期間約有10位台灣人前往烏克蘭擔任志願兵,其中1名台籍青年曾聖光不幸戰死沙場,震撼全台。隨著台海局勢升溫、「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甚囂塵上,這些親臨戰場的台灣青年,能帶給該島什麼省思?

文:李宥臻(DW記者葉家均對此文亦有貢獻)

「我們(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之於烏克蘭跟俄羅斯,是非常相近的,都是一個大國在霸凌一個小國。」來自台灣的烏克蘭志願軍姚冠均說。

現年29歲的姚冠均,因參與了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反對台灣政府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開始格外關注兩岸國防、軍事議題。他告訴DW:「我很擔心哪一天五星旗(中國國旗)就飄在台灣上空;解放軍就開上台北街頭了。」

就學期間,姚冠均申請提前入伍,是台灣兵役改制前最後一梯次1年期的義務役士兵。去(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獲悉消息的他隔月便飛往當地,加入特種部隊後勤補給聯隊,參與了爆發於烏克蘭首都的基輔保衛戰。

姚冠均說,台海也有可能爆發戰爭,「如果我們希望人家來支援我們,我們就應該先去支援他們(烏克蘭)。」

和姚冠均一樣,遠赴烏克蘭擔任志願軍的台灣人約有10位,其中一位25歲青年——曾聖光,去年11月在烏東戰略重鎮利曼(Lyman)與俄軍交戰時,不幸因頭部受傷而戰死沙場,消息轟動全台。

曾聖光的母親接受DW採訪時說,曾聖光投身烏克蘭前線的初衷,是為了「吸取作戰經驗分享給台灣國軍」。

曾媽媽說:「我一直勸他回來,他就跟我說:『萬一我們的國家也開戰,家中的老弱婦孺受到波及,我沒有經驗,回來要怎麼保護家庭?』」

近年來,中國軍機擾台次數增加。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隨即在台海周圍進行環台實彈軍演。本月稍早,一份美國空軍備忘錄直指,美國最快可能在2025年與中國在台海爆發衝突,比先前另一位美國將領預測的2027年又提前了兩年。

姚冠均告訴DW,他在烏克蘭遇到的每個國際志願軍幾乎都問他:「你家快要打起來了,你還要待在這邊喔?」而包含姚冠均在內的多位台籍烏克蘭志願軍如呂子豪、李成零、莊育瑋等人,據悉都已陸續回到台灣。他們的經歷,能帶給台灣什麼提醒?

台灣太安逸了?

「回來之後,對我們(台籍烏克蘭志願軍)的影響很大。」姚冠均表示,倘若中國對台展開侵略,「要我拿槍上戰場的時候,我不會那麼害怕。因為我知道該怎麼做,也知道怎麼提供援助。」

雖非前線作戰人員,但姚冠均強調,資源作戰、後勤保補的角色也相當重要。「打仗絕對不是大家想的——拿著槍就往前衝而已。子彈打完,我們後面沒有送(資源)上去,他們什麼都沒有。」

但他坦言,一般民眾「敵情意識不夠充足」,對中國可能進犯台灣的認知有很大的落差。

去年8月,在裴洛西訪台後,北京向台灣周邊海域發射共計11枚飛彈,其中4枚越過台灣上空,但台灣空襲警報並未響起,引發熱議。

台灣國防部事後解釋,飛彈行經路徑位於大氣層外,且其預測落點為台灣東部海域,對地面不構成危害,加上考量該飛彈射擊是以「威懾台灣」為主要目標,遂不公布詳細飛行路徑。

「我覺得(台灣)風險認知不夠。」台籍烏克蘭志願軍呂子豪說,「大家都麻木啦!主要是認知中共不會打,但會不會打其實也不是我們說了算。我們要做最壞的打算。」

今年35歲的呂子豪,去年3月抵達烏克蘭,原先計劃發送物資協助難民,後來決定加入志願軍行列,挺進戰場前線幫助正規烏軍進行防守,並進入烏東戰略要地伊久姆(Izium)作戰。

他在為期3個月的軍旅生活中,曾經歷砲彈落在眼前軟土中、幸而未爆開的生死瞬間,並與同袍在半夜輪流職守、睡在自己挖的壕溝之中,或聽從烏軍無人機的指令、朝煙霧瀰漫的敵軍方向開槍。

過程中,呂子豪見識到了烏克蘭人的抗戰決心。相較之下,他認為台灣「太安逸了」,面對中國頻繁的軍事威脅,應該進一步加強防備。

「真的被打到,你才知道什麼叫痛。」呂子豪說,他目睹許多烏克蘭人在看見「親朋好友、生命財產受到攻擊」時,隨即「跳出來參軍」。

姚冠均也表示,烏克蘭人保衛家園的意志與決心,是台灣可以「見賢思齊的事情」。他告訴DW,很多台灣人認為「戰爭可能不會來、沒有必要戰爭」,但開戰與否如今高度取決於中國。台灣應傚法孫子兵法的精神:「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畢竟當初俄羅斯決定出兵烏克蘭,也是出乎眾人意料。

意識到「戰爭真正的可怕」

這份對戰爭的危機意識,也在曾聖光身上清晰可見。曾聖光的母親回憶道,當初兒子執意前往異地參戰、為台灣吸取作戰經驗,令她無法理解。「我總覺得說,人家戰爭怎麼樣,那是人家國家的事,你(曾聖光)真的是雞婆到極點。他就說我不懂。」

曾媽媽隨即補充道:「但我現在真的懂了。就像聖光之前講的,我沒有那種危機意識。」曾媽媽表示,過去她鮮少關心國家大事,而曾聖光戰死對她造成極大衝擊,開始對兩岸關係變得極為敏感。「大陸想對我們台灣幹什麼?」她坦言,現在想到這些「會怕了」。

問及曾聖光的犧牲為台灣帶來何種影響力,曾媽媽回應:「或許就是讓台灣人民知道戰爭真正的可怕。如果台灣也遭受戰爭,每個家庭的小孩都可能像聖光這樣,出門就回不來了。」

呂子豪及姚冠均對曾聖光的逝世都表示震撼及難過。「我一開始很難以置信,」呂子豪說:「台灣人為了別的國家的自由犧牲,我覺得真的英雄。」而姚冠軍則表示:「沒有在前線待過,你沒辦法理解說,當你被砲擊、子彈在上面飛的時候,那種心裡面的惶恐跟無助。」

激起愛國意識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