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推特網友「良知欣然自知」對《美國之音》表示,「為什麼武漢抗議聲勢這麼大?武漢第一個遭遇封城,滿城血淚;一夜解封,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很多老人都去世了。他們大多認為苛扣醫療資金是要將老年人逼死,減輕政府負擔。」這名網友還引用習近平的話反諷稱:「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中國白髮運動蔓延,武漢大連再現反醫保改革遊行
(中央社)繼2月8日萬人上街抗議後,中國武漢市15日上午再度爆發大型抗議遊行,大批退休老人不顧當局警告,聚集位於漢口的中山公園,要求撤回削減健康福利的醫保改革措施,並與警方對峙推擠。
武漢8日首現反醫保改革的「白髮運動」後,東北港口城市大連的退休老人15日也跳出來反對。大連人民廣場的政府大樓前聚集數千民眾,同樣對政府縮減醫保福利表達不滿,過程中有人遭到警方逮捕被押上巴士。
這是2022年11月末中國一些大城市出現反對習近平清零防疫政策的「白紙運動」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抗爭活動。有媒體把武漢退休老人上街頭抗爭的維權集會稱為「白髮運動」,這顯然對習近平在3月初「兩會」召開正式進入國家主席第3個任期構成嚴厲考驗。
綜合日本電視台(NTV)、美國之音報導與推特訊息,15日上午10時,在社群媒體持續上傳的影片幾乎即時反映在武漢中山公園一帶發生的抗議場面。抗議人群中有人怒吼「打倒反動政府!」許多人在高唱〈國際歌〉和〈團結就是力量〉等讓中共當局感到尷尬甚至試圖禁止的紅色經典革命歌曲。
推特影片顯示,中山公園現場周邊萬頭鑽動,幾乎都是多是身穿冬裝、戴口罩的老人。當局部署大批未帶鎮暴武器的制服員警組成封鎖線,似乎未有強力鎮壓的打算;過程中,抗議老人與員警對峙,雙方一度發生推擠,有幾名老人倒地。
2月15日上午,武汉中山公园,退休老人集体唱国际歌抗议医改。 pic.twitter.com/W7niX31f5u
— iPaul🇨🇦🇺🇦 (@iPaulCanada) February 15, 2023
據報導,有網路影片消息稱,抗議現場通訊訊號受到遮蔽;地鐵、公車刻意過站不停,現場傳出有多人被員警抓走。
有武漢市民稱,當地抗議現場喊出打倒反動政府的口號,但是抗議者出於安全方面的擔心,不願接受外媒採訪。
推特「李老師不是你老師」貼出多張截圖指出,武漢政府相關部門做了充足的應對準備,包括在15日當天針對老年人群體展開各類社區活動,幼稚園活動等。但這些方案並沒有奏效,大批民眾依然走上了街頭。
15日上午,大連的人民廣場也聚集了數千民眾,同樣是退休人員對政府縮減醫保福利表達不滿。影片可以聽到〈國際歌〉歌聲和群眾吶喊。過程中,有人遭員警押送上巴士。
2月15日,武汉数十万老人走上街头,齐聚中山公园,将大动脉解放大道堵了个水泄不通,抗议武汉政府砍去2/3医保资金的改革。
— 新闻调查 (@xinwendiaocha) February 15, 2023
老人们演讲,喊口号,唱《国际歌》,要求取消医改。
现场布置了大量警力,双方对抗激烈,一些警察开始抓人!
大连等其他城市老人们也走上街头!
最新视频!欢迎大家转发、关注! pic.twitter.com/i23fJDVTjN
參與武漢上次集會活動的抗議人士此前發表聲明稱,如果當局2月8日前不作出答覆,將號召退休人員和退役軍人將於2月15日到中山公園集會抗議。8日後,武漢當局做足了政策宣傳與說明,並新增13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000家定點零售藥店,讓退休老人可就近拿藥,但顯然並未收到成效。
推特網友「良知欣然自知」對《美國之音》表示,「為什麼武漢抗議聲勢這麼大?武漢第一個遭遇封城,滿城血淚;一夜解封,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很多老人都去世了。他們大多認為苛扣醫療資金是要將老年人逼死,減輕政府負擔。」
這名網友還引用習近平的話反諷稱:「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武漢市政府此前通告稱,將於2月1日實施新的推廣醫療保障改革辦法,即「武漢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細則」。遭到廣泛反對後,官方堅稱這項改革旨在強化統籌基金,擴大醫保報銷範圍,目的是為「更有利保障參保職工的權益」。
報導引述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清表示,中國各地民眾對醫保福利欠缺的現狀普遍存在不滿情緒。現在老百姓上街了,這件事很難平靜下來。
李恆清表示,兩週後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醫保改革和養老等重大民生問題將成為無法迴避的難題,而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定於一尊,完全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對於國家和社會發生的各種問題必須要負全責。
他認為,武漢事件如果蔓延開來,對於習近平能否順利達成他2018年強行修憲所要達成的無限期連任國家主席的目的,也將構成極大考驗。
2月15日上午,武汉和大连同时爆发了反医保改革游行示威。
—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February 15, 2023
两地民众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国际歌
据悉,此前在2月8日的武汉反医保改革游行示威中,曾有人声称如果政府不解决问题,将在2月15日进行更大规模的游行。 pic.twitter.com/uLpiH8yh2g
中國醫保改革爭議,多地政府解釋民眾仍在意公平
中國湖北武漢市日前因醫保改革引發上萬退休人士上街抗議。這一輪改革起於中國國務院2021年的政策,不只武漢,多地政府近日都發文強調改革的必要性,但民眾則在意勿差別對待、應公開透明等。
以武漢為例,當前的醫保改革,簡單說就是把個人醫保帳戶裡的錢劃出大部分給醫保統籌基金。一些退休老人本來可以在家附近的藥店自行刷醫保卡買藥,結果現在個人帳戶的錢被砍了約三分之二,想使用醫保得去醫院門診,掛號、排隊、繳費等,耗費精力時間,報銷還有一定的金額門檻。
《新京報》11日刊文,為當前醫保改革的正當性提出說明,指醫療保障制度應該互助共濟,「多繳多得」的原則不應被推崇。1990年代醫改開始,中國逐步形成了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但職工醫保制度「個人帳戶」的最初設置,卻並沒有很好體現互助共濟原則。
深圳市醫保局也說:從全國情況來看,個人帳戶的局限性也逐步顯現,個人帳戶沉澱了相當多的結餘基金無法發揮共濟作用,「有病的不夠用,沒病的不能用」,影響了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2021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門診共濟保障制度改革。改革還強化了統籌基金支撐能力和保障功能。
《南方日報》12日刊出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對當地醫保改革的回應,針對劃入個人帳戶的資金變少、民眾反映「吃虧了」,當局也強調,從看病用錢的角度看,改革後大部分參保人個人帳戶當期計入會減少,「但門診待遇更好,真正患病的群眾和老年人更受益」,並稱廣東的醫保統籌基金沒有「不夠用」,完全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