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挑戰,台灣如何落實SDGs,強化對開發中國家的青年協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協助開發中國家青年深化自我能力、強化職業教育,不僅可讓青年朋友順利脫貧,也能提升友邦的國內勞動參與,擴大產業發展經濟利益,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此,本文規劃從目前開發中國家青年面臨的潛在問題困境進行分析,以及我國現行對外援助亮點計畫成果做效益說明,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單位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
文:黃勢璋(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副所長)、洪千皓(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兼任研究助理)
過去習慣於全球化經營流通的國際合作,近年受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影響,不僅面臨到供應鏈的斷鏈危機,讓跨國援助交流險些停擺,加上俄烏戰爭使得原物料價格上漲而帶動的通膨壓力,更讓開發中國家的社會與經濟面臨重大的生活挑戰。
為此,本文將從盤點開發中國家青年面臨的問題著手,透過我國對外援助亮點計畫的成果效益,提出政府與民間如何善用台灣優勢的政策建議,透過官民合作與商機共創,強化國際青年協助的策略規劃,藉以展現台灣落實ESG之社會經濟價值。
受惠於地球村的思潮蔓延,世界各地接觸交流的機會日益增多,加上網際網路、通訊系統和交通工具的技術進步,由全球化所帶動的社會、文化、經濟、人才已能夠輕易地進行跨國虛實的互動。然而,自2019年末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肺炎病毒也隨著人們跨國跨域移動的腳步,迅速蔓延至地球的每個角落,直至目前仍無法完全根除,不只本土青年受打擊,全世界各地的青年亦仍身處疫情的困境之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17日止,全球已有6.08億的確診病例(註1);過去視為稀鬆平常的「移動」、「接觸」、「群聚」等人際交流被視為嚴重禁忌。
再加上各國對防疫政策的重視,以往日常的人與人互動模式,或是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 B2B)、企業對消費者 (business-to-consumer, 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 C2C)的商業模式,也開始從線下實體的方式,快速開展至線上虛擬的作法,從教育學習、企業上班到醫療看診,無一不透過線上遠距的作業完成,青年能否迅速加入電子科技,達到對科技產品樣樣精通的能力,成為時下的關鍵問題。
然而,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國際局勢出現緊繃,不論是各類的能源或工業原料供應,抑或是農業食品的各種原物料供給,這些國際供應鏈均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在其他國家多數為求自保而紛紛提倡糧食保護主義的前提下,使得全球糧食供應問題出現惡化,價格更出現前所未有的飆漲,導致高通膨嚴重影響各國經濟,迅速侵蝕民眾的消費能力,家庭經濟狀況出現危機,多數青年生存亦受到考驗。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最新發布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指出(註2),早在2020年疫情爆發的第1年,青年失業人數就比2019年多出400萬人口,達7100萬,到2021全球的青年失業人口更上升至7500萬。雖然2022年青年失業人口可望略微改善至7300萬的水準,但較2019年的6700萬仍多出600萬人,顯示全球青年就業復甦的時刻仍尚未到來;其中,尤以資源貧瘠的開發中國家青年所受到的影響更深。
協助開發中國家青年深化自我能力、強化職業教育,不僅可讓青年朋友順利脫貧,也能提升友邦的國內勞動參與,擴大產業發展經濟利益,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為此,本文規劃從目前開發中國家青年面臨的潛在問題困境進行分析,以及我國現行對外援助亮點計畫成果做效益說明,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單位作為未來政策擬定的參考,以期能加強跨國友邦的資源互助共享,透過官民合作與商機共創的誘因設計,協助開發中國家的青年朋友順利達到「經濟改善、生活共好」的目標。
開發中國家青年面對的困境
在COVID-19疫情尚未解除及全球高通膨持續延燒的情況下,開發中國家青年朋友的經濟能力與生存壓力,正面臨極為困難的挑戰;若已開發的民主國家陣營無法適時提出改善措施,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17項的「永續發展目標」(註3)中,目標1(終結貧窮)、目標2(消除飢餓)、目標4(優質教育)、目標5(性別平權)、目標8(合適的工作與經濟成長)、目標10(減少不平等)及目標16(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的落實,恐將都會遙遙無期。
針對目前開發中國家青年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本文歸納有以下2點:
困境一:疫情加深數位落差,連帶影響開發中國家青年的創業競爭力
疫情海嘯加深數位落差,開發中國家青年謀生能力不足。全球受到COVID-19的影響,多數實體會面被迫中止,線上會議成為主要溝通方式。雖然在教育數位化的推廣下,一般國家的民眾都可以藉由手機、筆電和桌機進行線上課程,使得各類視訊、網路會議軟體蓬勃發展。
但是,開發中國家卻受到科技資源限制,網際網路和科技產品普及率皆遠遠落後的「先天不足」,學校硬體設備多無法配合遠距教學,再加上師長們普遍缺乏電子資訊的知識,以及多數青年的家庭亦無法提供合適的線上學習環境,造成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政府無力出資規劃的「後天失調」。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