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面對疫情挑戰,台灣如何落實SDGs,強化對開發中國家的青年協助?

面對疫情挑戰,台灣如何落實SDGs,強化對開發中國家的青年協助?
南非青年|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協助開發中國家青年深化自我能力、強化職業教育,不僅可讓青年朋友順利脫貧,也能提升友邦的國內勞動參與,擴大產業發展經濟利益,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此,本文規劃從目前開發中國家青年面臨的潛在問題困境進行分析,以及我國現行對外援助亮點計畫成果做效益說明,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單位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

此計畫目前已完成431名考生通過專案檢定考試(整體通過率為64%)、13場冷凍空調、電機及餐飲觀光的職能標準能力建構工作坊、4梯次共11所高中與191位女學生參與的「電機與資訊工程體驗營」,顯見這項協助計畫已能夠讓開發中國家的青年擁有專業技職能力,不僅有助於未來畢業後進入職場的謀生能力,對市場相關行業運作也將是一大助益。

亮點四:史瓦帝尼婦女微額金融機構能力強化計畫

「史瓦帝尼婦女微額金融機構能力強化計畫」(註8)協助經濟弱勢婦女參與金融組織或個人培訓課程,除了可提高女性經濟自主的比例,對於可能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也可強化培訓金融從業人員專業知能。目前已完成史瓦帝尼多家金融機構組織的調查報告,並舉辦各類型的培訓課程、經驗分享會、專業知識說明會,參與人數眾多。

在通膨熱潮時期,將能提供青年財務及市場知識,有助於帶動青年關注國際局勢;尤其是弱勢族群在一般金融審核多較為不利的情況下,透過強化青年女性的金融相關專業與常識,若再搭配網路平台資源的軟硬整合,將能更方便民眾在貨幣金融知識資訊的掌握與操作。

亮點五: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計畫

「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計畫」(註9)是一項專門培育外籍人士來台求學的補助計畫,透過與國內優秀大學合作,提供滿足一定條件的開發中國家青年朋友取得全額獎學金,來台就讀取得大學文憑、培養專業技術能力外,透過與台灣學生的共同研習以及融入我國生活環境的互動交流。不僅能讓外籍青年獲得未來經濟謀生的能力,也可以讓國內青年朋友提升國際視野、結交國際友人,擴大多國多方的經濟效益。

從1998年計畫執行以來,受益的外籍生多達2619名,提供不同領域的學士、碩士與博士學程,使更多開發中國家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

GettyImages-136860910
印度學生|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政策建議

在疫情尚未消退和通膨熱浪侵襲的困境下,國際組織仍積極對開發中國家提供多項援助計畫,台灣一直以來也都秉持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期待能不只透過政府的力量,而能有更多民間團體、各家企業投入援助,共同協助開發中國家度過瓶頸。

尤其是對於青年朋友來說,資訊能力、技職證照、金融知識與經營管理應該已成為需具備的基本素養,若能獲得一技之長、善用在地特色資源,進行差異化或專業化服務,除了可成為青年朋友安身立命的基礎外,更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一項利器。

此外,深化青年利用優質教育和工作機會的激化,也可改變社會結構、消除貧富對立與不平等,不僅讓個人或家庭脫貧,也能共創開發中國家的美好未來,甚至在全球化社會的目標下,為世界上其他不同國家地區的青年盡一份心力,形成世界共好的生生不息,達到聯合國提倡的永續發展目標。

根據聯合國在2018年公布《2030青年策略》(Youth 2030: the UN Youth Strategy)的內容指出,新一代的青年是全世界的希望,尤其需要提升四大方面技能,包括:領導能力、數位創新能力、投資與解決能力、金融與經濟掌握力。因此,本文以此四大目標作為基礎,提出三點政策建議供參考。

一、透過數位教育結合人才培育,讓台灣成為跨國青年在資訊科技專業的訓練中心,吸引本土企業專注、填補國內數位人才的缺口

除了目前國合計畫在數位教育已提供相當不錯的成果外,未來不僅在硬體設備採購的資源挹注可再持續深化,為因應疫情帶動的遠距線上互動模式,讓學習和工作迅速回到崗位,甚至可提供台灣本土企業進行人才培育與挖掘的機會,建立適切妥善的專案補貼或優惠協助機制,以吸引國內優秀的企業投入關注。

本文建議,可再加強開發中國家在國際合作的資訊教育與培育,除適度將資金投入在設備採購與基礎設施的強化外,也可透過與國內跨國公司建置產學合作計畫,搭配政策工具的設計介接、資源共享與認養培育等機制。

不僅提供硬體設備及學習平台,讓開發中國家的青年朋友有機會深耕「數位化」的工作內容,提升自身資訊素養,打開國際視野,同時也能透過人才培育與工作夥伴的合約機制,延長認養企業與跨國青年之間的合作關係,提升青年朋友的工作實習經驗與勞動優勢,更將有助成為我國企業人才培育的機制管道,挖掘填補我國基層與中高階專業人才的缺口。

此外,大數據分析(Big Data)已成為各國發展智慧精準產業的重要目標,若能透過資料脈絡與特點訊息的掌握,作為產學研發展智慧應用產業的資源,在高強度的資訊安全保護為前提下,透過開發中國家的不同統計數據進行產業發展與地域特質的資料模擬,將有助於國內跨國企業進行的精準行銷及其他產業的應用發展。

同時,對於開發中國家青年亦可提供基礎、進階與專業等不同層級的技職培訓課程,針對具潛力且有意留(來)台的青年,再輔以引導考取國際級證照、強化科技專業能力,讓國內企業也能順勢填補技術研發人才的缺口。

二、針對具亮點成果的專案援助計畫,善用社會投資報酬SROI衡量方法、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擴大台灣ESG的社會經濟價值

疫情和通膨已開始衝擊全球供應鏈,企業未來要如何培養出穩定的生產供應力,搭配足夠資金的企業管理力,已成為新一代永續經營的關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