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金馬實質上早已「非軍事化」,但倡議「金馬非軍事區」對中共統戰至少有三個作用

金馬實質上早已「非軍事化」,但倡議「金馬非軍事區」對中共統戰至少有三個作用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門、馬祖,實質上早就已經「非軍事化」了,現在只是擺些部隊做做樣子,昭示維護主權領土完整而已。「金馬非軍事區」與「金馬永久和平區」的呼聲,無非是當地政客們獲取選票的政治噱頭而已,而對岸國台辦與之相唱和,則另有其統戰目的。

最近,「金馬非軍事區」的聲浪再起,對岸國台辦也同聲唱和,連澎湖也有議員提議澎湖非軍事化。新一輪的統戰攻勢,與劉結一時代那種「戰狼」風格有著相當差異。由此延伸到台灣本島,隨著九合一選舉藍營大勝,綠營的「抗中保台」也隨之動搖,唱起了「和平保台」的新旋律。一時之間,台灣似乎時光倒轉到了嬉皮反戰的1960年代,「Make Love, Not War」。

話說從頭,「金馬非軍事區」並非新概念。1994年,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便曾提出過「金馬撤軍論」,被當時的李登輝總統與國民黨中央批到體無完膚,什麼通敵、投降、匪諜的帽子都扣上了。時過30年,主客異位,形勢逆轉,雙方立場互換,這已經不能算「髮夾彎」,根本是撿垃圾用的超大「垃圾夾彎」了。你能怎麼說呢?政治嘛,就是這麼回事兒。

當年的「金馬撤軍論」也不是施明德的突發奇想,而是1950年代美軍便提出過的主張。美軍的思考是,金門、馬祖離中國大陸太近,離台灣太遠,根本補給不上。戰時共軍只要用大砲、飛機、砲艇,就足以完全封鎖金馬,圍它一個月就不得不投降了。老蔣在金門放了10萬大軍,在戰略戰術上都完全不合理。

但老蔣有他的思考,金門、馬祖的存在,是向對岸宣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依然沒有放棄「反攻大陸」,保持著台海兩岸最後的一絲連繫。直到1958年八二三砲戰,毛澤東打著打著,腦門一拍,才驚覺自己打錯了。如果真把金門、馬祖拿下來,兩岸就徹底斷絕了關係,不論在政治上或軍事上,再也拿不回台灣了。

因為老毛自知,中國軍隊自始至終就是個旱鴨子下不了水,老美第七艦隊在台海游來游去。如無金馬作為人質扣著,台灣這邊鐵定走向「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這對政治上與外交上都會起到不可逆的惡劣作用。

但就軍事角度,在台灣放棄「反攻大陸」之後,金馬的確沒有了軍事作用,戰術上也隨中共海、空軍的強大,愈來愈沒有守住的可能,甚至失去了前哨的功能。1996年台海危機,外島還能喊喊「同島一命」,「高登多守一小時,馬祖就能多守一天,台灣就能多守一星期」。

shutterstock_2176552257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1999年「兩國論」時期,中共已買來汽墊船演習,以往「萬船齊發」要10個小時才能完成集結圍島,現在半小時就到了,金馬守軍處境更為艱難。而且,現在中共海、空軍已不需要從廈門、福州發船逐島作戰,直接從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發船就行了。福建沿海機場還可以用直升機和運輸機進行「岸對岸垂直登陸」,只要派砲艇將金馬「中和」便可,金馬進一步失去了其軍事功能。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