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親愛的姑姑和大人們:既然你們期待我們獨立思考,就請相信學生沒有那麼容易被煽動

給親愛的姑姑和大人們:既然你們期待我們獨立思考,就請相信學生沒有那麼容易被煽動
Photo Credit: 取自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沒有受到任何政治操控,只是了解課綱微調這件事後,把不正確的事指出來,如此而已。

文:李妤萱(台東女中高二學生)

致親愛的姑姑及大人們:

「這武陵高中校長的話不是這樣,我想他是認為學生要發表這些意見,就到大學吧,大學是多元的,能盡情發表的地方,高中生沒必要去做這些事,學生的本分就作學生的本分,好好讀書就行了。」

(相關報導:學生參加反課綱遊行?武陵校長:要參加社運就不用這麼認真唸書

親愛的姑姑,我想我向你闡述關於課綱的事時,情緒的激動造就你的不解,你的發言使我心痛,在我們一來一往中,討論課綱微調這件事最終以沉默中結束。

其實這樣的互動中,我看見社會對於反對課綱微調的學生的不理解。我不認為,學生中存在階級、差異;我不認為,對於事情的質疑需要等待到大學;我不認為,學生的本分即是好好讀書;我不認為,反對的聲音因身分是有分別的。

這些日子中,台東女中的公民老師被報紙傳得沸沸揚揚,課綱微調這件事也開始算是進入大眾視線,然而這件事,自去年開始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件事的荒謬,多少人注意到這件事的不合理,有多少人開始討論這件事?

台灣社會不斷強調我們是多元的,我們的課本也不斷闡述台灣是個多元、包容和能暢所欲言的社會,台灣人民以我們的自由為傲,但是社會卻對這群學生們不理解,批評為何不好好讀書去參加社會運動,認為學生這是受到煽動的行為,產生偏頗的意識。

可是親愛的大人們,你們將孩子送入學校,讓孩子接受教育,不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了知識,而不被受騙,期望孩子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靠知識而有能力,也因知識對事情有判斷對錯的思維,不是嗎?而反對課綱微調的學生們不就是運用了他們的知識,對課綱微調這件事有了質疑,也認為這件事是錯的而進一步反對,也作出了行動。

他們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學生難道真的就只能好好讀書嗎?學生就真的只有讀書能做嗎?我不這麼想,我認為時代是在演變的,學生的確是得念書,可是我們不是應該把眼界放寬,走出象牙塔,走出門看看這個社會,接觸我們的土地,關心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不是個能讀死書的時代了。

我與姑姑的談話中發現,其實我們是活在同個時間下的平行時空,這也是很多社運團體、民間團體與政府的辯答中讓許多人認為好笑的原因。兩方人沒有中間的橋梁,而兩方人活在平行時空下的結果是不了了之,久而久之造就的是不再溝通,而產生了對立。這也不就是我們所稱的代溝嗎?

組織這些活動的學生們是有壓力的,可是他們願意站出來,這壓力不小,而他們身後的父母、家長理解他們行動嗎?學生與家長間是否有個代溝,這之間又會有多少的問題或者是不明白,但我相信學生需要家長的力量,需要他們支持,這些支持會讓學生們有更多力量。

這場運動需要許多人的力量,不管是誰。學生已經跳出來了,那麼,學生背後的家長們、老師們及各位能不能也站出來幫助你們的孩子、學生等等,成為他們的後盾,成為他們能夠向前的力量。

Photo Credit: 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

Photo Credit: 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

我只是想告訴不明白的大人們,我們這群反對黑箱課綱的學生沒有多偉大的崇高理想,沒有多高尚的抱負遠念,只是認為課綱微調在程序上,失去了程序正義,在調整上,刪去了我們的根、我們對社會的理解,在我們的教育放上了政治玩弄後的結果,讓教育成了犧牲品,把學生培養成未來能操弄的人民。

我們只是不希望這影響到了這塊土地的未來,蒙住未來學生的眼。

我們只是將大人教我們要學會把錯的事說出來,而站出來向你們說,課綱微調這件事錯了,請你們退回而已。

我們沒有受到任何政治操控,只是了解課綱微調這件事後,把不正確的事指出來,如此而已。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