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我該考公務員嗎?過來人揭露高普考薪資、福利與加班等真實狀況

我該考公務員嗎?過來人揭露高普考薪資、福利與加班等真實狀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歷年你都能拿到理想的考績分數、升遷及佔缺順利的話,在沒有主管加給的狀態,大約需要11至13年的時間,才能夠達到年薪破百,若是職等卡住或考績不理想又另當別論。另外,你知道公務員的加班費是怎麼算的嗎?你知道公務員最多的其實是「假」,但有時候有假也沒用嗎?

我自己對於月退條件的年齡感受較深,以克莉爾為例,我22歲即當上公務員,當時還是「75制」,換算後我只要50歲即可退休;結果兩年後就改為「85制」,我大概54歲可以退休領月退;直到2022年的現在,我必須要65歲才能退休。

對於中生代以下公務員而言,幾乎沒有人會去討論「退休後可以領多少」的問題,因為那真的是太遙遠的事情,二三十年間可能遇到的任何制度、環境、退撫基金破產因素等,都難以預期,普遍大家都抱持悲觀心態。

除此之外,沒什麼福利的公務員

公務員沒有三節獎金、公務員五一勞動節不會放假、公務員沒有尾牙,大部分尾牙都是長官主管湊錢請客,抽獎獎品可能是各路捐贈或剩下的文宣品等,金額少到幾乎可忽略的生日禮金、文康活動補助等。

此外,公務員有相對嚴格的兼職限制,除了少數因職務的兼職(例如受機關指派兼任公營事業或財團法人董監事)及機關同意的教職之外,投資商業限額、不能從事許多類型的兼職(商業行為),例如開民宿、賣保險等等,過去銓敘部對於各種各樣工作的判斷標準,做出許多函釋。

不過簡單來說,體制上對於公務員一心多用的容忍度是很差的,對於想要同時有多種收入管道的人而言,這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之一。

2022年公務員服務法的修法,放寬公務員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經權責機關(構)備查得從事社會公益活動或其他非經常性、持續性之工作,以及在不妨礙本職性質等情形下,得以個人才藝表現獲取適當報酬等相關規定,由機關「許可」改為「同意」後續影響,還需再觀察。

公務員
Photo Credit:海爾渥 / Hairworm@Flickr CC BY ND 2.0

公務員薪資較好嗎?因個人情形及機會成本而異

公教體系的薪資福利結構確實跟一般勞工不太一樣,整體而言,我並不認為公教人員的薪資福利完全比民間好,事實上可能各佔勝場。

文章開頭說到,友人在日商擔任業務工作者,大約五年左右,年薪可達90萬;若為金融業,大約五年左右年薪可以有破百萬的(均為大學畢業);當然,若是以一般文科生,若沒有語言、行銷或其他特殊加分能力,在中、南部地區行政工作約30~35K的月薪及沒有太多成長空間的話,高考(薦任)公務員的待遇確實仍存在誘因;若初考或普考,差異就沒有非常大,你也可以參考我這篇是否要投入公職的自我評估項目

近年因為零工經濟、自媒體、遠端工作機會,網路讓工作以及個人專長發揮會有更多選項,過去公務員的穩定相對也犧牲了自由及更多可能性,也是一種無形的機會成本,而公務員服務法2022年的修正,確實也朝向逐漸接納公務員在正常工時之外的其他兼職,只是在公職工作繁忙的現今社會,如何能夠在本職兼職之間平衡,也並不容易,值得好好評估。

本文由翻轉公職克莉爾publicareer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