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聯手多家中企標下新疆鋰礦「探勘權」,人民幣60.88億元天價結標、溢價近400倍

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聯手多家中企標下新疆鋰礦「探勘權」,人民幣60.88億元天價結標、溢價近400倍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次新疆志特新材料競拍得來的只有「鋰礦探礦權」,後續還從國家自然資源部獲得「採礦權」後,才能對鋰礦進行進一步開採,這也意味著競拍公司能以天價拍得探礦權,也相當有把握取得採礦權,凸顯中國政府和鋰礦業者之間的默契。

電池產業受惠於新能源趨勢變得火燙。近日新疆公共資源交易網公告,位於新疆的鋰礦勘查礦區,竟從人民幣(下同)1580.9萬元起標,最後則以60.88億元結標,溢價近400倍,而這僅僅是勘查權,市場發現,背後是由電池巨擘寧德時代(CATL)等身影,也凸顯中國在電池產業的官民合一的趨勢。

中國電動車發展快速

俄烏戰爭造成傳統化石燃料價格高漲,推動各國加速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動車領域,進入了爆炸性的發展,而中國成為成長最快的市場。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林芬卉指出,觀察2022年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對比汽車整體銷售量仍不如預期,電動車銷量持續呈現顯著增長,達978萬台,其中,中國及美國市場年增率分別達70%、40%以上,歐洲市場僅呈個位數增幅。

DIGITIMES研究中心整理各國數據也發現,2022年全球汽車銷售僅8,100萬台,約成長5%,仍係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相對的,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達49%,前3大市場依序為中國、歐洲及美國,中國佔比超過6成。

image001
DIGITIMES研究中心提供

中國鋰礦勘查權,從1580.9萬元標到60.88億元

中國市場火熱帶動鋰礦勘查拍賣價格飆升。根據新疆公共資源交易網公告,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塊,起拍價竟溢價達400倍。

根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指出,新疆鋰礦占地,起拍價為人民幣1580.9萬元,2月20日下午14時25分,以60.88億元的價格成交,背後股東是全球電池巨擘寧德時代等多家上市企業聯手搶下勘查權力。

值得注意的是,天價價格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告。該中心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此公示結果表示異議,而3月6日公告期結束後,中心才能透露更清楚的其他競拍者的資料。

該鋰礦出讓公告顯示,該礦的探礦權首次出讓期限為5年,面積105.39平方公尺。根據規定若展延,每次延續時間為5年。而本次本次探礦權出讓為無底價掛牌,拍賣採用增價報價方式,每次幅度僅為「人民幣10萬元或人民幣10萬元的整數倍」。

而如何從人民幣1580.9萬元,競拍到60.88億元,引起兩岸三地產業界熱議。

中國電池產業「官民合一」日益明顯

本次新疆志特新材料競拍得來的只有鋰礦探礦權,後續還從國家自然資源部獲得「採礦權」後,才能對鋰礦進行進一步開採,這也意味著競拍公司能以天價拍得探礦權,也相當有把握取得採礦權,凸顯中國政府和鋰礦業者之間的默契。

新疆志特新材料倒底是何方神聖?根據資料顯示,這是一家成立於2022年11月7日的新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薛剛,註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專門處理為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主要業務為礦產資源勘查;非煤礦山礦產資源開採等。

該公司股權結構中顯示,若羌志存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49%,新疆特變電工樓蘭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35%,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6%。

中國媒體《環球老虎財經》分析,若羌志存新材料大股東為「志存鋰業」,那背後來頭不小,公司註冊資金為8302.72萬元,背後的大股東包括南東東、南天等企業。

鋰礦背後大股東寧德時代

2021年志存鋰業獲「寧德時代」戰略投資,目前寧德時代持股23.16%,為公司第2大股東。另外,公司股東中還出現了A股上市公司紫建電子和萬潤新能等身影。

受惠於電車發展迅速,志存鋰業於2021年電池級碳酸鋰出貨量全中國第一;2022年出貨量達6萬噸,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隨著宜春、贛州基地擴產,新疆、湖南基地投產、2023 年計劃產量20萬噸,成為全球鋰鹽龍頭企業。2025年產能規模突破50萬噸。

近來,志存鋰業還出爐了多項大筆投資,像是2023年1月,和田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年產20萬噸碳酸鋰項目在新疆自治區和田地區崑岡經開區正式開工奠基,林林總總項目投資共計120億元,年產1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

隨著本次天價競標背後公司明朗化後,中國政府在電池產業著力將越來越明朗,而本次訊息也向台灣、歐美等政府、業者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電池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政治上的主旋律之一。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