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與英法德提出調解意願,俄羅斯回應目前俄烏沒有和平解決的前提

中國、印度與英法德提出調解意願,俄羅斯回應目前俄烏沒有和平解決的前提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烏戰爭一週年,繼中國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英、法、德也提出由北約支撐烏克蘭的和平提案,印度總理也表態願意一起推動俄烏和平進程。但俄羅斯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目前俄烏沒有和平解決的前提。

在2月24日俄烏戰爭一週年後,包括中國、北約成員英法德三國以及印度,都提出希望促成俄烏雙方和談的意願。但俄羅斯2月27日發出聲明,認為目前沒有和平解決方案的前提。

《德國之聲》報導,克里姆林宮2月27日表示,已注意到中國方面提出政治解決俄烏沖突的動議,但同時指出「目前」沒有和平解決方案的前提。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記者說,「需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對細節進行艱苦的分析。這是一個非常漫長和緊張的過程。」他說,「我們注意到中國朋友提出的計劃,但目前我們尚未看到通向和平的任何條件。」他表示,「特別軍事行動將繼續下去」。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佩斯科夫在回答記者提出「克里姆林宮是否知道中國的計劃,並如何評價其能力」的問題時表示:「任何試圖制定有助於把衝突轉到和平軌道上去的計劃,它們都值得得到關注。」

中國提出的和平解決提案

俄羅斯方面提到的「中國計畫」,指的是中國外交部在2月24日提出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內容有12點,包括:一、尊重各國主權。二、摒棄冷戰思維。三、停火止戰。四、啟動和談。五、解決人道危機。六、保護平民和戰俘。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八、減少戰略風險。九、保障糧食外運。十、停止單邊制裁。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二、推動戰後重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月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解釋了中方提出12點聲明的立場。汪文斌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應該」「四個共同」和「三點思考」,是中方處理烏克蘭問題的根本遵循。

汪文斌說烏克蘭問題有其複雜的歷史經緯。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一貫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身立場,始終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中方願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基礎上,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作出自己的貢獻。

《BBC》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得知中國提出的建議後,強調「我們希望與中國進行會晤」。澤倫斯基表示「我認為總體來說,中國開始談論烏克蘭並且發出一些信號,是非常好的事。」

除了中國方面題出的政治解決計畫,北約成員國英、法、德與印度,也都表示了願意調停俄烏戰爭的意願。

GettyImages-1247377628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中國外長王毅(左)2月22日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亭(右)

英、法、德以及印度紛紛表態,願意推動俄烏和談

《華爾街日報》報導,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提出了一個協議藍圖,讓烏克蘭更廣泛地獲得先進的軍事裝備、武器和彈藥,以便在戰爭結束後保護自己。他說,該計劃應該被納入北約7月的年度會議議程。

法國、德國和英國官員說,在戰爭滿一年之際,巴黎和柏林也支持這一倡議,這三國政府都將其視為增強烏克蘭信心,並激勵烏克蘭政府與俄羅斯展開談判的一種方式。

《The Hindu》報導,2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跟來訪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會面時表示,印度願意加入「任何和平進程」來解決烏克蘭危機。蕭茲則回應,距今一年開始的俄烏戰爭導致了巨大的損失。這是場重大災難,因為這場戰爭違反了我們都同意的基本原則——不能通過使用暴力來改變疆界。

《Hindustan Times》報導,莫迪向蕭茲表示「自烏克蘭事態發展以來,印度一直堅持通過對話和外交解決爭端。印度準備為任何和平進程做出貢獻。」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