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遭納管、16歲青年上戰場?國防部擬修《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爭議一次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傳教育部擬大規模編組16歲以上學生造冊,有學者認為,目前高中生早已取消軍訓課與軍護課,不適合擔任後方安全工作,要學生從事戰時勤務,恐缺乏實質的效益。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兵役法」明文規定18歲以上才會加入兵役,16-18歲的這群青年未來可能做社區輔助、保護學校或復原工作,不會拿槍上戰場。
國防部於21日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以下簡稱全動法),修法內容引發外界質疑箝制新聞媒體、形同「戒嚴」;另傳教育部研擬將16歲以上的學生,不分男女造冊參與動員計畫,也讓學生與家長憂心。「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何而修、將修正哪些內容、專家又怎麼看?《關鍵評論網》為你整理修正草案來龍去脈。
為何這時要修「全動法」?
「全動法」是舊法,自民國90年11月14日公布施行,曾於103年及108年歷經2次修正。
國防部指出,「全動法」現行條文內容多偏重規定動員準備事項,但就動員實施後指揮體系及戰時徵用等規範顯有不足;考量區域威脅情勢,以及凝聚「全民國防」理念共衛家園之必要,遂啟動修法工作。國防部也強調,「全動法」屬於「進入緊急命令狀態的非常時期法制」,僅適用於實施動員時期,絕不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之自由與權益。
草案修正哪些內容?
此次主要引起爭議的草案內容主要如下:
- 平時對新聞媒體進行調查:修法草案進一步新增第15條規定,「為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訊息傳播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應對出版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應用服務提供者及新聞從業人員,實施調查、統計、編組及規劃;直轄市、縣(市)政府應配合辦理。」
- 戰時對新聞媒體進行管制:草案新增第33條規定,「動員實施階段,訊息傳播動員實施計畫主管機關為維護軍事安全及戰事遂行,應對出版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臺與應用服務提供者及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
- 針對戰時散播不實訊息者開罰:草案新增第61條規定,「動員實施時期,散播有關動員、徵購、徵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於臉書質疑,草案中針對媒體的調查、統計、編組的具體內容為何?是否藉全民防衛動員法修法,行管制媒體之實?
江啟臣指出,修法一旦通過,平時動員準備時期這些事業、人員將全數造冊納管,是否符合憲政制度中之比例原則?江啟臣也擔心,若以防止不實訊息為由,於「全動法」修法中再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管制作為,是否必要,政府應清楚說明,否則將難逃「數位中介服務法」借殼上市之嫌。

- 16歲上戰場、學校協助軍需生產?
修正草案並未就此新增規定,「全動法」原草案內容已規定「為確保動員實施階段獲得所需人力,人力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於動員準備階段,應對……學校青年動員服勤、戰時致受傷或身心障礙及退除役軍人安置等事宜進行規劃。」
不過根據《聯合新聞網》,過去流於形式的青年學生動員計畫,今年起將積極準備。報導引述地方政府官員,教育部近日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會議,討論使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要將高中職與大學在學生組成的青年服勤大隊資訊,整合到全動署主管、最近上線的資訊系統。
報導指出,青年服勤大隊設服勤中隊,下設民防、醫療、救護、消防、交通、運輸、修護、宣慰、軍需生產等區隊,區隊以下設分隊,而區隊長與分隊長全部挑選學生擔任。其中軍需生產,就是協助武器彈藥生產製造;顯示政府朝向積極籌備動員學生保鄉,戰時要投入救護及武器生產。
針對爭議,專家怎麼看?
「全動法」是否為「數位中介服務法」還魂,是否逾越新聞自由界線?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指出,「不會逾越界線」。
蘇紫雲強調,「全動法」和「數位中介服務法」有很大的差別,後者要求媒體對於錯假訊息的相關的處置方式,但前者在平時只是了解各產業的能量,不會介入。
蘇紫雲說,「全動法」在平時是作產業的盤點,調查媒體規模有多大、有多少從業人員,為在戰時協助文宣或傳播,並反制認知作戰,「平時不敢、也不會干擾媒體運作」,不過若國家進入戒嚴或緊急命令時期後,就是另一個狀況。
蘇紫雲指出,各國立法精神都有平時和戰時的區別,我國更為嚴謹,因爲憲法規定進入戒嚴或緊急命令雖然是總統職權,但都要經過立法院通過或追認,立法院也有權可以推翻、移請總統解嚴。
青年戰時動員服勤部分,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為,目前高中生早已取消軍訓課與軍護課,已不適合擔任後方安全工作,相關單位擬大規模編組16歲以上學生造冊要從事戰時勤務,恐缺乏實質的效益。
不過蘇紫雲認為,國家面臨緊急危難,為了生存,任何力量都可以協助國家提高安全係數,「都是好的」,美國童子軍也是一直培養青少年危機意識。蘇紫雲強調,提高危機意識與防衛能力,和拿武器作戰「是完全不同的」,學校增加全民國防教育的課程,讓同學可以在危難的時候,包括天災可以保護家人協助、協助社區,「而不是叫他們拿槍上戰場」。
蘇紫雲表示,《兵役法》明文規定18歲以上才會加入兵役,無論平時還是戰時,不論國內法還是國際法,這都是很基本的概念,「不可能有娃娃兵這種事情出現。」
國防部如何回應?
針對媒體報導「學校防護團協助軍需生產,就是協助武器彈藥生產製造」,國防部澄清表示,依法戰時國軍軍工廠武器彈藥生產,並非學校防護團之服勤範圍,相關報導並非事實。
國防部說明,有關青年戰時動員服勤,是由教育部依據「全動法」及《民防法》等規定,策頒「學校青年服勤動員計畫」,針對各高級中等學校職業類科專長科系(如醫護、災防等),編組學校青年服勤,以培養災害防救及協助民防、動員等人力。而學校防護團服勤範圍,包括救護、消防、宣導、生產及交管等;其中協助軍需物資生產工作,是指經濟部所訂《重要物資及固定設施調查實施辦法》第2條規範之重要物資,包括食物等10大類,其中並無「武器彈藥」。
而針對媒體報導「國防部動員準備令下達就管制及優先使用媒體」,國防部表示,考量戰時或緊急狀態下,對正確資訊傳播及錯、假訊息處理必須有效規範, 「全動法」修正草案主要區分動員前、後,對傳播媒體及通訊設備的管理規定,希望維護軍事安全及戰事遂行,是應對敵人認知作戰威脅、確保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部分媒體所謂「如同戒嚴軍管」,並非事實。
草案還修了哪些內容?
- 針對戰時哄抬物資者開罰:草案也針對動員實施時期,對各級政府已開始徵購、徵用、配給、配售之動員物資或固定設施,哄抬價格或無正當理由囤積而不應市銷售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第59條)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