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議員不滿進口「小又貴」印度蛋,農業部長:蛋荒下僅為替代措施

馬來西亞議員不滿進口「小又貴」印度蛋,農業部長:蛋荒下僅為替代措施
馬來西亞養殖場(示意圖)。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受國際物價上漲、禽流感與國內勞工短缺等因素影響,馬來西亞去年底便出現的缺蛋潮延續至今,大馬政府為穩定國內市場蛋價大量從印度進口雞蛋,並承諾會在今年六月底前回復正常。

根據馬來西亞媒體《星洲網》報導,先前國會議員魏家祥在質詢時指官方從印度進口的雞蛋「品質不如國產蛋,價格還貴」,引來進口商的不滿,甚至接獲律師信。

「本地雞蛋管制在45仙(新台幣3元),看看它們的大小,我們能發現50仙(新台幣3.5元)的印度雞蛋更小顆,本地的比較大顆,缺的就是這款」魏家祥在國會質詢中展示進口的印度雞蛋、大馬國產雞蛋及高價Omega蛋,並質問政府是否已將補貼的17億令吉(新台幣116億)撥款給雞農與蛋農,讓整體產業得以繼續運作。

對此,農業與安全糧食部(Minister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部長Mohamad Sabu回應,由於勞工不足造成雞蛋產量大幅下跌,而政府的應對措施便是簡化引進養雞業勞工的程序,承諾缺蛋問題會在今年六月好轉,從印度進口的雞蛋只是暫時性的替代措施。

魏家祥因此受到印度雞蛋進口公司的律師信,但其表示他是為人民發聲,要求政府積極處理全國雞蛋短缺的問題。

自去年10月,馬來西亞開始出現全國雞蛋短缺的現象,該情況的成因除了勞工不足,全球性的禽流感(HPA)爆發也減少了雞蛋和雞肉供應;與此同時,烏俄戰爭影響造成進口飼料價格飛漲,許多大馬養雞場因此削減產量,或無法負擔高漲的飼養成本而停止營運。

面對這股缺蛋潮,政府首先採取限制雞蛋價格,並給予雞農與蛋農補貼措施,但成效並不顯著。去年12月,大馬政府決定向印度進口雞蛋以彌補國內雞蛋量的短缺,Mohamad Sabu也在今年1月拜訪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Namakkal,該地區以技術先進的孵化場聞名。

《路透社》先前報導,印度在去年12月向馬來西亞出口了500萬顆雞蛋,1月份出口1000萬個,2月份出口估計多達1500萬顆,而印度在今年1月總共向外出口5000萬顆雞蛋,該數量創下了印度雞蛋出口的紀錄,而其中一大部分便是出口至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過去曾出口雞蛋至新加坡與其他亞洲國家,如今卻需要依賴印度的進口蛋以穩定國內蛋價,來自印度的進口使馬來西亞的蛋價從12月底的歷史新高得以下降。Mohamad Sabu表示,國內市場在11月份短缺1.57億顆雞蛋後,12月份市場缺口降至僅100萬顆,馬來西亞缺蛋的窘境將會日益缺緩。但大量從印度進口雞蛋卻也使得印度國內蛋價飛漲,連帶提高物價。

此外,Mohamad Sabu昨日也在質詢上表示,目前大馬僅有一家獲准的公司得以從印度進口雞蛋,該公司獲得農業部核准的特別許可證,期限為2022年12月開始的六個月內,而農業部也會對於雞蛋的品質積極把關,以確保進口雞蛋不會帶有禽流感、新城病(Newcastle disease)與沙門氏菌等病原體,並努力讓場缺蛋風波早日謝幕。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