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火車對撞增至57死,鐵路工會罷工抗議政府沉痾,憤怒民眾示威與警方爆發衝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及其他政府官員很快地將事故指向「人為疏失」,但越來越多人認為這場悲劇根本可以避免。反對黨報紙《Syntaktwn》即以「這並非失誤,而是犯罪」為頭條標題,並報導鐵路工會長期以來一直對鐵路系統的內在風險發出警示。
希臘火車對撞57死,政府坦言公部門沉痾釀悲劇
(中央社)希臘發生重大鐵路事故至少造成57人死亡,有6名傷者必須使用維生系統。政府發言人稱將調查肇因及鐵路計畫延後落實的因素。他也說,「這源於希臘公部門的沉痾,政府未能根除。」
希臘兩列火車2月28日晚間對撞,使輿論再次聚焦鐵路問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及希臘天空電視台(Skai TV)報導,政府發言人歐柯諾莫(Giannis Oikonomou)今天(當地時間2日)表示鐵路系統改革失敗。這是希臘政府事發後首度正式公開承認相關問題。
這起重大事故引發民眾群情激憤,質疑政府長期忽視鐵路交通安全,抗議人士昨晚向位於雅典的希臘鐵路公司(Hellenic Train)投擲石塊,隨後遭鎮暴警察發射催淚瓦斯驅散。希臘第2大城第撒隆尼基(Thessaloniki)也有民眾上街示威。
鐵路員工今天罷工表達抗議與哀悼。希臘鐵路公司發布聲明表示,罷工24小時是為了抗議「(歷屆)政府對希臘鐵路的不尊重」,造成悲慘結果。搜救隊再次於受損最嚴重的車廂內尋找死者。《衛報》指出,搜救隊如今不得不以特殊切割工具分離破碎的殘骸,搜救作業變得特別棘手。
在這起事故中,當時聚集在第2節餐車裡的幾名學生承受兩列火車正面對撞的力量,事發地點已是一片廢墟。資深骨科醫師巴爾焦塔斯(Costas Bargiotas)對天空電視台說:「這是學生專車,載滿20多歲的孩子。現場狀況真是令人觸目驚心……車廂像紙張一樣皺巴巴的。」
急救人員表示,未來幾天預計將繼續進行搜救作業,但是找到倖存者的希望幾乎全滅。前兩節車廂爆炸起火,當時車廂內的溫度可能超過攝氏1300度。
乘客描述災難現場一片混亂,有人設法逃出火車,有人被拋出車外。一名生還者回想,當時得在瞬間做出決定,「要不被活活燒死,要不就得跳出車外摔斷骨頭」。目前有66名傷者送醫。
當地媒體指出,法醫多半只能檢視遭焚的零碎屍體,確認死者身分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尋找親人的親屬必須提供DNA樣本,以辨認罹難者。
民眾布爾納齊斯(Dimitris Bournazis)急切想知道父親於事故發生時坐在火車上的哪個位置。他對媒體表示,沒半個人向他提供任何資訊,打了3通電話給希臘鐵路公司,也沒人回電。
「沒人知道車上到底有多少人」。
希臘交通部長卡拉曼里斯(Kostas Karamanlis)在事發後數小時遞出辭呈。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宣布全國降半旗哀悼3天,並承諾將由各黨派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進行獨立調查。
距離事發現場最近的城市拉里薩(Larissa)一名車站站長被捕,其律師潘特札吉迪斯(Stefanos Pantzartzidis)對當地記者說,委託人於事故發生後數小時內被捕,被控擾亂交通並危及生命,「他簡直崩潰」。
潘特札吉迪斯表示,這名站長負有一定的責任,但也有其他因素造成這起悲劇。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及其他政府官員很快地將事故指向「人為疏失」,但越來越多人認為這場悲劇根本可以避免。
反對黨報紙《Syntaktwn》即以「這並非失誤,而是犯罪」為頭條標題,並報導鐵路工會長期以來一直對鐵路系統的內在風險發出警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歐盟鐵路局(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Railways)2022年的報告指出,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希臘鐵路乘客安全紀錄較差。2018年至2020年間,希臘每百萬列車公里(million train kilometers)的死亡事故發生率最高。
希臘火車對撞民眾示威與警爆衝突,鐵路工會罷工抗議
(中央社)希臘2天前發生歷來最重大鐵路事故,2輛列車對撞造成至少43人死亡。憤怒的希臘民眾昨天走上街頭抗議,並與警方爆發衝突。鐵路工會也將在今天發起罷工,抗議官方忽視安全問題。
《法新社》報導,2月28日接近午夜時,2輛列車在希臘中部城市拉里薩近郊一座隧道附近對撞,造成2節車廂被撞爛,另有一節車廂起火,導致乘客受困。
米佐塔基斯昨天到現場勘查後說:「種種跡象顯示,這起事件主要是由不幸的人為疏失所造成。」他承諾會「徹底」調查這起慘劇。
事發後數小時,外界仍不清楚列車上究竟有多少人,使得確認還有多少失蹤人數困難重重。
憤怒的示威者昨晚在希臘鐵路公司位於首都雅典的總部外集會,有人朝總部大樓投擲石頭,警方動用催淚瓦斯驅散示威者。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希臘第2大城第撒隆尼基及事故地點附近城市拉里薩,也出現抗議活動。
事發時值勤的火車站站長將在今天稍晚於拉里薩接受檢方偵訊,他必須解釋,一列載有約350名乘客的客運列車,為何會被允許在有貨運列車行經的同一條路線上行駛達數公里。
希臘鐵路工會成員指出,雅典與第撒隆尼基之間的鐵路線存在安全缺失,多年前就為人所知,他們也一再提出警告。
希臘鐵路公司的前身Trainose在5年前賣給義大利國家鐵路公司(Ferrovie Dello Stato Italiane)後改名,但5年來雅典-第撒隆尼基這條鐵路線的安全系統,卻仍然尚未全面自動化。
ASUS與NVIDIA聯手陽明交大應用藝術所,頂尖軟硬體設備助藝術與STEM領域學生提前接軌AI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AI的影響力從業界延伸到學界, AI課程成為學生熱門選修,此類課程仰賴高效能工具。ASUS與NVIDIA看準學界需求,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IAA)配置多台搭載GeForce RTX 40 系列筆電GPU的ASUS/ROG高效能,以頂尖的軟硬體設備,幫助師生輕鬆運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激盪創意,培養前瞻藝術人才。
近年因應生成式AI的熱潮,AI對產業的商業模式、營運流程,產生顛覆性的革新。事實上,AI的影響力,也開始從業界延伸到學界,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寫AI程式,或將AI工具應用到主修科系。透過高效能的軟硬體工具,教授在授課或學生實作過程, 得以無後顧之憂揮灑新世代創意。
本次產學合作由華碩提供經NVIDIA Studio認證並搭載GeForce RTX™ 4060筆電GPU的創作者筆電,包括ASUS Vivobook 16X、ROG Zephyrus G14、ROG Flow X16以及適合STEM學習的ASUS TUF Gaming A15,幫助同時跨藝術創作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在符合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激發無窮創作潛力。
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培養跨領域學生使用最新科技媒材進行創作
此次華碩與NVIDIA、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攜手,以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形式打造前瞻藝術學習環境,考量之一就是應藝所訓練學生時,強調對新科技的重視程度。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表示:「我們許多學生是跨科系報考,像是資工、教育、文學等,所上學風自由開放,也與時俱進。教學時使用最新工具媒材,讓藝術與科技產生深度融合,『跨領域』成為應藝所相當獨特的人才養成路徑。」

既然應藝所的師生在教學、創作過程高度依賴科技,ROG Zephyrus G14提供給師生使用後有哪些明顯的感受?劉辰岫舉例,教學過程會使用到3D建模軟體Blender,以及同步執行多個機器學習任務,因為ROG Zephyrus G14搭載GeForce RTX 4060 筆電GPU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在處理複雜的3D建模訓練指令時,操作起來相當順暢,高解析度螢幕可以看到細緻的渲染視覺,對於師生在建模過程,確實可以加速流程。
另外,應藝所在教學現場相當重視腦力激盪的討論,進而嘗試打破藝術邊界,讓創意勇於馳騁。課程中如果人手有一台高效能筆電,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ROG Zephyrus G14輕薄好攜帶,可在任何空間進行討論、創作或展示作品,十分便利。

劉辰岫觀察到,學生透過ROG Zephyrus G14執行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TouchDesigner,在創建藝術作品之際,受惠高效能的NVIDIA GPU,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效果,實現最高畫格率,加速生成出要渲染作品的指令;加上這台筆電相當輕巧,內建HDMI、Type-C和USB多種接頭,學生上課時能輕鬆連接到投影機或拿在手上,將藝術作品分享給其他人觀賞,有助於在課堂上把創意想法變成實際作品。
全球獲獎無數的ROG Zephyrus G14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電 GPU,高達 125W TGP,並具備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與 DLSS 3 技術,解鎖頂級創作應用程式中的 RTX 和 AI 加速、可實現最大穩定性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最佳化運算能力及效能超乎想像,加速創意構思,輕鬆迎戰多工任務。採用ROG Nebula 霓真技術電競螢幕,16:10長寬比,QHD 165Hz/3ms 面板, 100% PCI-P3 廣色域,搭配 Dolby Vision 影像技術,色彩準確度通過Pantone認證,畫面明亮、快速、生動,更有德國萊因護眼認證,不閃屏、抗藍光,揮灑創意開闢嶄新「視」界!了解更多:ROG Zephyrus G14
開放資源給其他學科學生使用,成為校內跨領域的創意激盪Hub
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設備,也開放給陽明交大其他科系師生預約使用。因為看到越來越多STEM領域的學生,在寫程式作業的時候,受限私人筆電的GPU效能不夠優異,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對此,華碩與NVIDIA就針對理工相關學科的學生,鼓勵使用搭載NVIDIA GPU的華碩筆電,可加速驅動機械、結構和電氣仿真等數十種的STEM應用程式,展現高速效能;又或是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的學生,在處理大型數據集、訓練生成式 AI和機器學習模型時,可以更快獲得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NVIDIA已經從一間以GPU為核心業務,進化成運算平台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光只是顯示卡,還有橫跨其中的軟體及運算平台,例如有NVIDIA AI(企業級尖端人工智慧平台)和 NVIDIA Omniverse(創意協作開放平台)。幫助設計師、藝術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創作者,不再受限軟硬體資源,影響創作或演算的進度。
也因為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學習設備開放給各系所授課使用,有助於日後校內跨領域交流。劉辰岫教授回應:「應藝所是整合跨領域創意的樞紐,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師生都會在這裡做腦力激盪,加上應藝所的課程也有很多非本科系學生選修;以及我手上的計畫也會邀請建築所、資工所的老師一起參與,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這些資源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創意激盪。」

ASUS與NVIDIA賦能空間價值,規劃講座/工作坊協助師生掌握新科技
除了提供軟硬體設備,ASUS與NVIDIA也期待能為此場域挹注更多創新能量。後續也將規劃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主題,讓校內師生能第一手掌握產業現況,使用嶄新的設備來進行研發與實作。
例如NVIDIA將籌辦生成式AI主題的研討會,邀請領域的業界講師,教導學生怎麼設定、使用生成式AI來提升創作效率,藉此讓學生們認識到GPU在創作時的重要性。另外,NVIDIA也會規劃Omniverse工作坊,邀請教授和學生親自實作,了解Omniverse的特點和功能,有助於把Omniverse融入創作流程,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深耕校園多年的華碩,以培育更多國內優秀技術人才為出發點,未來也會在此舉辦AI主題講座,邀請業師講授如何實際操作創作者筆電及相關應用,有助師生更了解產品特色,得以更精實地利用筆電創作,期待能具體提升同學的創意產出效率,以及擴大教授的研究能量。
當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下個角力主戰場,台灣若希望在AI賽道不落人後,從教育往下扎根將是關鍵。華碩與NVIDIA攜手陽明交大,透過提供設備、講座等多元資源,有助於培養下一代AI思維,厚植設計人才的數位實力,期待台灣有朝一日成為AI強國。
想擁有最佳效能的華碩筆電,現在就加入華碩教育商店會員,學生/教職員登錄享專屬優惠價,首次登錄再送500元購物金!立即登錄:華碩教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