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指台灣等14個亞洲國家可望取代中國供應鏈,美媒稱拜登將加強對中投資規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濟學人》指出,整體而言,中國的生產能力難以被完全取代。此外,Altasia樣態多元的經濟體無法如中國單一實體般運作。儘管各項貿易協定有助減緩法規障礙,基礎建設和後勤物流服務仍是一大挑戰。不過,《經濟學人》提到,對許多企業而言,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選項已是優先要務,將持續在Altasia尋找新機會。
(中央社)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期刊指出,包括台灣在內的14個國家共同構成Altasia(alternative Asian supply chain,亞洲替代供應鏈),未來數年可望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生產活動重心。
不過,這其中也隱含挑戰,包括Altasia恐無法在所有產業類別完全取代中國、各國基礎建設發達程度不一、彼此之間存在法規和行政作為差異等。
《經濟學人》在2月即提出Altasia這個概念,近日則進一步刊登文章指出,美、中兩國地緣政治分歧促成Altasia,促使全球製造業者在亞洲尋找中國以外的新生產基地。儘管區域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與中國匹敵,由14個國家構成的Altasia加總起來仍具可觀競爭力。
這14個國家是台灣、韓國、日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汶萊、孟加拉、柬埔寨、菲律賓、寮國。
《經濟學人》指出,在出口額方面,Altasia各國加總起來與中國不相上下:去(2022)年9月前的12個月期間,Altasia總計對美出口6340億美元商品,較中國對美出口總額6140億美元稍多。不過,中國的對美出口種類以電子產品占大多數,而不是所有Altasia成員都能供應具競爭力的相關產品。
至於技術勞工,Altasia和中國在數據上也差異不大:Altasia擁有1億5500萬的25至54歲、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人口,中國則是1億4500萬。
另一方面,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的、2018年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LPI),以滿分5分為準,中國的得分是3.61,在160個受評國家排名第27,而在Altasia,得分從日本的4.03、新加坡的4.00,到孟加拉和柬埔寨的2.58都有。日本、新加坡高居世界總排名前10名,而孟加拉和柬埔寨的排名則落在後半段。
《經濟學人》指出,整體而言,中國的生產能力難以被完全取代。此外,Altasia樣態多元的經濟體無法如中國單一實體般運作。儘管各項貿易協定有助減緩法規障礙,基礎建設和後勤物流服務仍是一大挑戰。
不過,《經濟學人》提到,對許多企業而言,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選項已是優先要務,將持續在Altasia尋找新機會。
美媒:拜登將發布行政命令,加強美對中國投資規範
(中央社)據熟悉商議內容的美國官員指出,拜登(Joe Biden)政府即將加強美國企業在海外的若干投資規範,以限制中國取得相關技術來增強自身軍事實力。
《美聯社》報導,這名官員因沒有對外評論的權限而以匿名方式表示,總統拜登這項即將發布的行政命令,將限縮美國在具有國安應用層面的先進技術上的投資,例如可以協助中國提升軍事決策速度與準確性的次世代軍事能力。
這名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官員在制定美國最新投資規範時,持續與盟友溝通協商。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今(5)日率先報導指出,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昨(4)日向議員提交報告,詳述新的監管計畫將如何因應美國在海外先進技術的投資。《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兩大部門表示,預計將在白宮預算中尋求更多款項來投入這項投資篩選計畫。白宮預算定於9日出爐。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婉拒評論財政部和商務部的報告,但指出拜登政府官員持續向國會通報它們在制定海外投資辦法上的進程。
這項舉措預期將遭遇美國企業反彈。拜登政府官員先前已向商界示意說,在檢視美國各項對中投資的規範之餘,會注意不會管過頭。
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在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不久前的活動中指出:「依我之見,我們所作所為最重要的,便是確保劃分清楚競爭和國安之間的界線。」他說:「我的觀點是,當美國與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在公平競爭環境中較勁時,我們表現得很好。」
他說:「但我們同時希望,當我們在這狹窄空間中查覺到國安風險時,能有工具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去年,一個由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團體敦促拜登建立一套更為嚴苛的審核系統來審查在外國敵對勢力的投資,而中國是首要考慮因素。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中國堅持「清零」政策擾亂供應鏈,東南亞與拉美國家將從後疫情時代受惠
- 跨國供應鏈出走,中國嚴守「清零」政策成越南疫後經濟福音
- 荷蘭難拒美國壓力限制半導體設備輸中,歐洲媒體以「降下矽幕」比喻這場新冷戰
- 避免重蹈依賴俄羅斯能源的覆轍,德國嘗試降低對中經濟依賴度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羅元祺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