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淡出聚光燈的富豪背影及新來者們,折射出怎樣的經濟信號?

中國兩會淡出聚光燈的富豪背影及新來者們,折射出怎樣的經濟信號?
Photo Credit: Reuter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胡潤研究院統計顯示,今年參會的這81位富豪中,有31位是新任的代表或委員。新任者中不少都來自風頭正勁的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醫藥、人工智能等。

3月4日和5日,中國最重要的年度政治活動,先後拉開帷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兩會」)。其中,參加全國人大的被稱為「人大代表」,有2977人;參加全國政協的被稱為「政協委員」,有2172人。

2023年是換屆之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已經卸任,中國的政治機器推選出新一屆代表和委員,未來五年的每個春季,他們都要趕赴北京參會,官方用詞是「履職」、「參政議政」。

理論上這五千多人需要代表中國的各行各業、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民營企業家也是其中之一。

根據胡潤研究院的最新統計,今年的代表委員中有81位個人財富超過10億美元,包括41位人大代表和40位政協委員,他們分別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總人數的1.4%和1.8%。

在中國的政治體系中,黨政官員來自公務員系統,累進升遷,鮮有體制外的人突然進入。因此,對於中國民營企業家而言,兩會是他們謀求政治地位的幾乎唯一機會。

中國改革開放只有40多年,當今很多活躍的企業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體會過市場經濟路線的搖擺,甚至倒退。時至今日,民企老闆們的安全感依然很差。而頂著一個政治頭銜,坐進人民大會堂,似乎能增添一份安全感,即便是作為具有橡皮圖章意味的人大代表,甚至作用更虛的政協委員。

站在中國官方的角度,委員和代表的身份,有時像一枚榮譽勳章,獎勵企業家的貢獻的忠誠。比如香港富商霍英東,曾在朝鮮戰爭期間,突破封鎖,為中國大陸走私戰略物資,改革開放後,他擔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等職,成為首位躋身「副國級」的香港人。

今年換屆之後,在企業家群體中,誰離任、誰留任、誰新任,或許能夠折射不同尋常的經濟信號。《BBC中文》與胡潤研究院合作,深入分析新一輪兩會週期裡民營企業家和所處行業的變化。

離任者:馬化騰、許家印、俞敏洪……

根據胡潤研究院的統計,今年進入人民大會堂的富豪們,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有81人。

與此同時,對比2018年的名單發現,有47位個人財富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家沒有連任代表或委員。

.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馬化騰旗下的微信用戶數超過13億

比較令人矚目的是多位互聯網巨頭的集體離場,比如馬化騰(騰訊)、丁磊(網易)、李彥宏(百度)、劉強東(京東)。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從未參加過全國兩會,他的最高政治頭銜止步於浙江省人大代表(2008-2012)。

馬化騰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的創始人,2013年1月,他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大放異彩,他當時提交了關於「互聯網+」的議案。恰巧那一年兩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此後這個詞語在中國官方的政治語境中反復出現,一眾互聯網企業在之後數年快速發展。

2018年1月, 馬化騰連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開啟又一個五年任期。但這個任期內,他的日子並不好過。2020年,馬化騰以身體健康為原因,請假未出席兩會。從那一年開始,幾乎沒有預兆,針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密集展開——騰訊盈利頗豐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遊戲版號被停發,市值大量蒸發,騰訊也擺出收縮姿態,退出多個股權投資項目。馬化騰也未再次連任人大代表,結束了自己十年的兩會生涯。

在此期間,同為互聯網巨頭的阿里巴巴收到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

許家印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2017年,許家印財富淨值猛增,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

許家印,一度是中國最大地產企業恆大的創始人,相比於馬化騰,他的參政生涯更受矚目,過去幾年面臨的困難也更大。2008年,身為中共黨員的許家印就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並連任三屆。2012年的兩會,許家印為了不遲到,小跑著進會場,腰間的愛馬仕皮帶被記者的鏡頭捕捉,頗為中國網友津津樂道。2013年春天,許家印改用一條國產七匹狼腰帶,這一年他再進一步,就任全國政協常委,成為少有到達這個層級的企業家。此後他參政議政更為積極,關注足球改革和扶貧,善於切中當時的政治熱點。

2020年,中國對重點房企融資提出「三道紅線」,隨即房企們紛紛出現債務違約,其中恆大最為顯著,債務規模超過萬億,涉及超過128家銀行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以及全國數百個未建成的樓盤,以至於有人擔心恆大一旦倒下,將成為「中國的雷曼兄弟」,造成系統性風險。2022年,許家印沒有參加兩會,他請假理由是「公司在全力化解經營危機」。2023年春天,恆大危機依然未解,許家印告別15年的兩會生涯,與他一同退場的,也不乏地產大佬,比如許榮茂(世茂)、沈國軍(銀泰)、張力(富力)等。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與互聯網、房地產這樣大佬頻出的行業不同,教培行業的知名企業家較少,能進入兩會的就更少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幾乎是唯一一位。俞敏洪是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的中央委員,民盟是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也是歷屆政協的主要組成者。俞敏洪與許家印是「同期生」,都經歷了2008-2023,共十五年的政協生涯。在任內,俞敏洪呼籲過關注鄉村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他在2015年還呼籲過中小學教育改革。

2021年,中國教育行業的「雙減」改革落地,政府要求減輕學生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措施包括嚴禁教培機構「資本化」運作,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等,對教育培訓行業「一刀切」。作為行業龍頭的新東方股價腰斬,大量校舍一夜關停,還「捐掉大量課桌椅」。隨即,新東方轉型網上直播帶貨,「東方甄選」的品牌獲得認可,股價一度回漲一倍。兩會前夕,俞敏洪評價熱播電視劇《狂飆》稱,「這部片子我不太喜歡,因為中間的民營企業家沒一個好人,這肯定不符合事實。」

留任者:曾毓群、雷軍、劉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