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半套式復航反映「綠中央」與「藍地方」分歧,民進黨陷入「離島又離心」困境

小三通半套式復航反映「綠中央」與「藍地方」分歧,民進黨陷入「離島又離心」困境
金門823砲戰紀念碑|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社會由於受到「烏克蘭情境效應」衝擊,高達七成以上民眾認為兩岸應加強對話與交流。「抗中保台」路線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思維,依據民意調查顯示最多僅有二成左右。推動「和中保台」路線,實需要兩岸交流及合作邁向正常化、規範化及健康化。

兩岸小三通自2023年1月7日復航,實施「金馬地區居民春節交通專案」,滿足金門鄉親與在地陸配春節返鄉團圓的需求。隨後行政院在2月7日宣布,推動小三通常態化,截至2月24日止,金廈與金泉兩條航線已累積入出境6894人次。2月24日金門縣政府表示,小三通審核程序再簡化,自3月1日起金門籍居民持身分證正本及護照或金馬證等有效證件,即可當日現場購票與搭船。

至於非金門籍的配偶(含陸配)、直系血親、陸生等身分,同步簡化身分審核作業時間,由原本提前3天調整為2天的上午11點。儘管程序有所簡化,然仍屬專案式、階段式、小規模式開放。「小三通」實施迄今為止已歷經22年,然因近三年受疫情衝擊,民進黨當局單方面宣布停航,在三個離島縣地方政府及民意壓力下,幾乎高達七成以上支持度贊成重啟恢復「小三通」。

是否全面恢復「小三通」,凸顯台灣社會複雜政治生態

今(2023)年1月7日民進黨當局單方面宣布半套式復航,然目前運作至2月6日截止。究竟階段式、專案式、半套式措施,是否會被停止或維持現專案運作模式;或者符合更廣泛民意需求,推動恢復原有小三通規模,頗引發外界關注及討論。

「小三通」春節專案結束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2月2日指出,「專案」已沒有在方案裡面,後續「會更往前走」。對於「小三通」能否進一步「常態化」的宣布時程,則宣稱「這幾天就要做確認,這幾天會盡速做參考,常態化是方案之一」。事實上,是否全面恢復「小三通」決策,正凸顯出台灣社會複雜政治過程。

首先,維持「半套式」措施雖利於繼續推動「抗中保台」路線,卻悖離台灣社會主流民意。民進黨當局宣稱將重新檢討兩岸「小三通」的復航對策,台灣許多媒體已關注到,最後可能仍「維持當前的半套模式」,評估難全面復航,認為民進黨當局因操作維持現狀只做「半套式」措施,最符合其「反中」、「抗中」戰略思維;若全面恢復「小三通」,則不利於其繼續推動「抗中保台」路線。

新內閣陳建仁仍屬蔡英文人馬,儘管蔡英文因去(2022)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失利,引咎辭職民進黨黨主席,但透過政府領導人身份依然完全主控各政府部門,尤其是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等人,也並不會捨棄陳時中既往保守反制路線,故全面復航可能性不大。一旦民進黨當局提出維持現在專案式、階段式、半套式措施,恐悖離廣大民意取向。將近七成以上民意,支持全面開放小三通議題。

GettyImages-1444598492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蔡英文於去(2022)年地方選舉投票畫面

其次,一旦「小三通」仍維持「半套式」交流,這不利於民進黨新任主席賴清德所推動「和平保台」路線。台灣民眾期待兩岸關係解凍,春暖花開時節來臨;各界人士和輿論紛紛發聲,呼籲早日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常態化。各界普遍要求,民進黨當局別再以疫情為借口阻擋兩岸交流,盡快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設置的障礙。賴清德作為黨主席及台灣副領導人,在地方選舉後提出調整兩岸論述及倡議「和平保台」路線,更需要較為寬鬆及和緩兩岸關係環境。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