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300萬人的食品安全僅靠357人

2300萬人的食品安全僅靠357人
Photo Credit: Vishruth Harithsa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民眾這五年似乎都壟罩在食品安全的危機之下,自2008年的毒奶粉2011年的塑化劑2012年的瘦肉精、2013年的毒醬油毒澱粉,但除了這五起波及全台的食安危機外,還有零星食安事件如:米粉裡不含米雞蛋布丁裡沒有雞蛋不會融化的冰淇淋……等,讓台灣人「食」在難以安心。

但是全台灣22處衛生局的衛生稽查員僅357名,卻要負擔醫、藥、護、食品、菸害防治、營(職)業衛生等六大稽核範圍,力有未逮的情況可想而知。根據前高雄衛生局長莊弘毅民國96年的調查報告指出,稽查員有逾八成為女性,執行公權力為全民健康稽核業者的同時,還會被業者有意無意的刁難,需承受潛在的人身威脅和心理壓力。 如衛生局表示,曾有一次稽查檳榔攤不得販售含藥酒的飲品時,檳榔西施小姐卻打電話叫黑衣人來關切。

除此之外,還有商家見稽查員進入屋內後,突然把鐵門拉下一半,讓幾乎被關在裡面的女稽查員嚇得半死。整個稽查體系還要面對因上述原因導致人員更動頻繁,導致新血稽查員被批專業知能不足,和稽查員自評緊急應變排解能力較差,和工作自信較為缺乏等問題。

誰來幫全台「食安把關人」的忙?

今天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立全國食品衛生志工大隊,共招募得全台814位食安志工,深入大街小巷及各賣場,訪查食品安全和監督食品廣告,一旦發現違規事項,會立即通報各地衛生局稽查人員。

成立食品衛生志工實屬美意,可以幫助衛生稽查員稽核食品安全的部分,但是志工的能力所及有限,職能僅限於消費者可以「看到」的部分,如標示不詳、廣告誇大不實或環境髒亂等。因為無法行使公權力的關係,無法如稽查員一般深入調查廠家。除此之外,醫、藥、護、菸害防治等志工幫不上忙的範疇,還是稽查員需要負擔。

想要確保台灣食安問題,稽查工作定是不能馬虎,但站在第一線為全台食安把關的人卻面臨職責涉及繁雜的法規、人力有限及工作壓力大、稽查的風險高等難題。重點應從稽查體制改革、稽查員人事招聘、專業知能訓練做起,若僅依靠職能有限的食品衛生志工,未來難保不再發生其他食安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