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開始接替人類完成訊息、email撰寫,這種技術會不會改變我們的大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機器開始接替我們完成給同事、朋友和親人發訊息這件事的部分努力,這個過程中是否有可能剝奪了一些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東西?它是否在抽走我們的個性和人類互動的樂趣?甚至,這種自動完成技術會不會改變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使用智慧電子郵件程序,人工智慧(AI)小助手會及時甚至提前提示,下一句該寫什麼,用什麼詞,於是發一封郵件的時間比原來縮短了很多,或許也更有文采。但是被AI如此體貼關照,我們是不是因此而逐漸丟失了某些東西?
在Google的Gmail中輸入答覆,你可能從一開始就覺得它能讀懂你心裡所思所想,打出字母「tha」,一句話的其餘部分便會彈出,在螢幕上以灰色字體顯示。你按Tab鍵,這句話就自動完成。
在一切都更簡單的時代,你需要花寶貴的幾秒鐘不厭其煩地手動輸入「非常感謝」或「聽起來很棒」,但現在,像Gmail這樣的電子郵件系統可以為您自動完成句子。
在背後支撐這個功能的是一種叫做自然語言處理的人工智慧(AI),它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與人類更相似,不同於以前的計算機處理。
但是,雖然它有助於縮短寫電子郵件花費的時間,許多人對自動完成功能(稱為智慧撰寫)的感覺還是比較複雜。有些人覺得它可以掃描訊息並提出恰當回應建議,這種能力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機器開始接替我們完成給同事、朋友和親人發訊息這件事的部分努力,這個過程中是否有可能剝奪了一些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東西?它是否在抽走我們的個性和人類互動的樂趣?甚至,這種自動完成技術會不會改變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預測是感知和我們與世界關聯的基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聽覺感知和學習神經元迴路的瑪麗亞.格芬(Maria Geffen)說。
「我們的大腦持續不斷地做預測。例如,當某人在嘈雜的背景噪音中高聲說話時,即使我們只聽到一部分聲音,我們的大腦也會預測他口中說出的短句是什麼。更複雜的認知過程也同樣,包括造句。」
寫作——無論是手寫還是在電腦上寫——涉及複雜的認知過程的協調,包括調用長期記憶、語義系統、工作記憶和計劃。
但是,如果我們將遣詞造句的工作分包給機器,格芬認為那可能會對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產生一些深遠的影響。
「我們現在正在做實驗,一連數天跟蹤代表聲音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活動,發現相同的神經元集合每天都表現出不同的活動模式。」 她說。「因此,設想一下這種情況會很有意思——預測是由計算機算法執行,而不經由我們的大腦,以及這種不斷重覆的體驗對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會產生什麼影響。」
據估計,全球38億電子郵件用戶每天發送2810億封電子郵件,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平均每天收到大約74封電子郵件。回到互聯網誕生前的時光,我們每天收到二、三封以上的信就很幸運了,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帳單。
因此,在應對接踵而來的一堆訊息時,我們可能需要一點幫助來減輕負擔,也就不足為奇了。能夠分析我們的寫作習慣繼而預測接下來我們最有可能使用什麼詞彙的技術,可以把鍵入數十個字母的工作減少到只需在鍵上點一下。
智慧撰寫只是使用人工智慧來預測我們可能想說什麼的眾多技術之一。大多數智慧手機上都已經有預測文本算法程序,在我們編寫文字過程中基於過去我們曾輸入的內容提出接下來建議用什麼詞彙。在桌面電腦文字處理程序上自動完成遣詞造句的應用程序也開始出現。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這些技術緊隨其他一些嘗試之後出現,那些嘗試的目的是減輕我們必須完成的打字任務中一些繁重的部分。
在推出智慧撰寫(Smart Compose)之前,Gmail曾推出智慧回覆(Smart Reply),它使用類似的方法為用戶提供三個簡短的可選回應,作為「快捷方式」,可以透過單擊按鈕進行選擇。搜索引擎現在通常使用自動完成功能來建議我們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智慧手機和網路瀏覽器還具有自動填寫功能,可以為我們填寫線上表格。
好處當然是有的。例如,自動完成可以減少認知負荷和填寫線上表格所需的時間。根據一項研究,它甚至可以幫助你拿到更低的機票價格。
但即使是相對簡單的功能,如自動更正——1990年代首次在Microsoft Word上引入,後來在手機上無處不在的短訊輔助工具——也令人擔憂它對兒童寫作技能會產生不利影響。
對自動完成遣詞造句任務的更先進技術的影響進行大量研究,目前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有跡象表明它們可能會改變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
一項為期一年的研究發現,在手機上使用預測文本的中學生比非用戶犯的拼寫錯誤更多,但使用寫作輔助工具的大學生犯的語法錯誤更少。
甚至有一些證據表明,預測文本技術可能會對使用它們的人產生積極影響,領導這項研究的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心理學家克萊爾.伍德(Clare Wood)說。
「我們知道,對於成年人來說,接觸拼寫錯誤有時會干擾他們對正確拼寫的記憶,」她說。「因此,自動建議功能可能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文本和其他線上通訊中拼寫錯誤的單詞,對成年人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自動建議功能,也有可能對線上交流的語法結構產生積極影響。
不過伍德警告說,由於這些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依賴於從我們過去輸入的內容中學習,它也可能會引入錯誤。
「如果它檢測到某個不合語法規範的單詞經常同時出現,那麼這種組合就會得到強化確認。」 她補充道。
自動暗示也可能影響我們想說什麼以及我們如何說。哈佛大學和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德雷珀實驗室的計算機科學家發現,使用人工智慧驅動的預測文本系統可能會給人們寫的東西帶來偏見。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