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住宅過剩社會」:住宅越蓋越多、買房卻更不易,日本如何化解兩難處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裡興起一波又一波建設高樓住宅的熱潮,郊區的新住宅開發也方興未艾。空置住宅的數量不斷增多,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買房依舊困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文:野澤千繪
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等影響,日本低生育率進程日益加快。2000年日本出生人口大約為119萬人,2021年降至81萬人,創史上新低,人口減少的速度快於政府的估算。但直到現在,大城市裡高樓住宅的建設接連不斷,大城市郊區和地方城市的農業用地持續被開發成住宅。
筆者曾在2016年將這種現象稱為「住宅過剩社會」。6年多過去了,在疫情影響下,住宅過剩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住宅數量成長,但民眾買房還是難
由於新建住宅供給旺盛,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日本的住宅總量越積越多。日本總務省每5年實施一次「住宅與土地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日本的住宅存量比家庭總戶數多出16%。從數量上看,日本並不存在住房不夠的情況。

房地產價格的走向又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房地產價格指數」的變化來了解一下。從2013年左右起,公寓商品房(包括二手房)的價格一直上漲。獨棟住宅也因為員工人手不足、木材不足、材料價格高漲等,從2020年4月左右起呈上漲之勢。
利率低,加上疫情導致居家辦公的需求增多,很多人再次意識到現有居住條件無法令自己滿意,比如「房子太小」、「房間太少」、「牆壁太薄,噪音大」等,特別是租賃住宅品質低劣,這些因素使得購房需求變得活躍起來。

2022年4月,公寓的價格指數為180.3,是2010年平均指數的1.8倍,漲幅巨大。
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發佈的《日本全國公寓市場動態》顯示,2021年推向市場的新建公寓均價(按70平方公尺換算)分別是:東京都區部8757萬日圓,首都圈6475萬日圓,大阪市5943萬日圓,等等。
據稱,這些價格高昂的公寓的主要購買者,是夫妻雙方年收入均在700萬日圓以上經濟實力較強的家庭,他們出於入住等實際需求、房地產投資、降低遺產繼承稅等目的購房。隨著新建公寓的價格上漲,二手房的價格也在上漲。
住宅存量數字持續成長,包括年輕人在內,一般民眾的買房難度卻有增無減。20世紀90年代初,作為應對泡沫經濟崩潰的經濟措施,為了處理大量的不良債權,日本政府推行放寬建築容積率等限制的政策,以期有效利用起那些被「套牢」的土地。
因此,與泡沫經濟時期相比,現在可以建造規模更大的公寓。以大城市為主,每棟能容納特別多住宅套數的高樓公寓建設熱潮方興未艾。
住宅建設是民間商業行為,開發目標理所當然地被鎖定在預期帶來高收益的地區,相應地這些地區就呈現住宅套數越積越多的態勢。然而,大城市中心地段昂貴的房產即便存量增多,也並非一般民眾能買得起的。
開發風險高的宅地將給後代帶來沉重負擔
大城市圈的公寓和獨棟住宅價格上漲加大了買房難度,疫情又促使遠距辦公得到快速推廣,人們於是開始在郊區尋求價格適中且室內佈局靈活的大房子,這一動向日益明顯。
在此,筆者想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嚴重水災頻發的背景下,浸水風險高的低窪農業用地也正在被用作住宅用地。根據日本《城市規劃法》,很多情況下,郊區大面積的農業用地,原則上屬於應該限制開發的區域或者等同於幾乎沒有住宅開發監管的區域。
經2000年修訂,日本《城市規劃法》對大城市郊區面積廣大的城鎮化調整區域放寬了限制,各自治體可以自主判斷能否將其用於推進新住宅開發。結果,很多自治體將開發需求轉移到了城鎮化調整區域的農業用地區域,而不是原本應該優先開發、建設的城鎮化區域。
後來,在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於2020年對《城市規劃法》等的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調整了政策方向——城鎮化調整區域中,原則上限制在那些預計存在三公尺以上浸水風險的區域開發新的住宅。但法律修訂生效後,還有自治體為了盡可能地增加人口,繼續推進開發,並不打算考慮改變放寬災害風險極高區域限制的政策。
農業用地大多位於浸水風險高的低窪地帶,地價比現有城鎮區域便宜得多,因而能夠供應價格適中的住宅。市、町、村都想先盡可能地增加人口,房地產公司想多賣出房子,買房的人想入住既便宜又寬敞的房子。不過,如果繼續優先滿足這些需求,目光短淺地容許在災害風險高的農地上進行宅地開發,就會增加災害發生時及災後重建的公共成本,甚至給子孫後代帶來沉重的負擔,把問題留給他們去面對。
空置住宅存量雖大卻未上市售賣
考慮住宅存量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無視空置住宅。從1993年起的25年時間裡,空置住宅數量翻了一番多,達到了849萬套,住宅空置率達到13.6%,成為助長住宅過剩現象的主要因素。如果能有效利用好空置住宅,那麼在此前基礎設施已經完善的郊區,也是有可能促進二手房交易的。
再進一步,如能拆除已經老舊的住宅,在原址上重建新樓,那麼就有助於促進街區的新陳代謝,或許也有助於糾正人口過度集中在大城市中心的現象。

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住房需求的人購買或租賃這些不斷增多的空置住宅,豈不是兩全其美?
遺憾的是,空置住宅「存量大卻不擺出來賣」的狀態一直在持續。筆者調查了各個地區的住宅空置情況,瞭解到人們出於「繼承的房子留有自己的回憶」、「整理遺物很麻煩」、「不想放棄祖輩代代相傳的土地」等理由,往往執著地選擇「先這麼放著吧」。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