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達歷史新高的「令和大擴軍」,顯示日本防衛省野心與執政黨的內部矛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2023年度扣除國債費用和地方交付稅交付金後的一般財政支出為65兆9939億日圓,創歷史新高。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防衛費,未標注金額上限的「事項要求」費用激增,防衛省的概算要求金額變得缺乏透明性。本文將針對防衛省規模空前的概算要求展開分析探討。
文:谷田邦一
「事項要求」激增的背景原因
2023年度的防衛費概算要求光是已確定部分,就高達5兆5947億日圓。這個數字達到了歷史新高,鑒於戰爭形式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防衛省提出了7項加強防衛力量的措施。比如,旨在應對中國「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防衛戰略的「Stand off防衛能力」、旨在消除飛機和導彈等多種空中威脅的「綜合飛彈防衛能力」、有效性在烏克蘭戰爭中得到證明的軍用無人機等「無人裝備防衛能力」,等等。
與往年概算要求的一大區別在於,此次有大量專案是沒有標注金額上限的「事項要求」。近100項未確定的事項要求被算作已確定部分,甚至有傳聞稱最終的如意算盤是「爭取達到6.5兆日圓左右」(政府高官言論)。
圍繞漫天要價後的實際預算,今後到年末這段時間內,防衛省將與財務省和執政黨展開多輪激烈談判。岸田首相提出「5年內從根本上加強防衛力量」的方針,明確表示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加」防衛費,這相當於給防衛省撐了腰。面對這種防衛費的「特需」,防衛省、國防相關議員、國防軍工產業等各方面的種種盤算錯綜複雜。
除了一些讓人感覺無視「性價比」的過分要求外,針對部分防衛裝備,據說國防相關議員和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支持者也是各持己見。
在這樣的背景下,防衛問題專家們擔心的是,且不說金額的多少,關鍵是預算談判過程中能否給出明確的判斷。
可能成為爭議焦點的兩個項目
讓我們來看看爭議較大的兩個項目。一是作為Stand off防衛能力關鍵要素的「12式地對艦飛彈(SSM)」升級版。二是作為綜合導彈防衛能力關鍵要素的「神盾戰鬥系統搭載艦」。它們都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12式SSM升級版可以將目前國產巡航飛彈近200公里的射程提升5倍以上,即射程超過1000公里,除了陸上發射外,還可以通過艦艇或戰鬥機發射。假如射程提升至1000公里,那麼某些發射地點的射程範圍將覆蓋中國沿海地區和北韓內陸地區。或許這是為了縮小與中國的飛彈實力差距,但如果根本不知道兩國到底存在多大差距,那就無法確定正確的討論方向。
美國國防部2021年發佈的《中國軍力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大約1900枚彈道飛彈,大約300枚巡航飛彈,合計擁有超過2000枚陸基中程飛彈(射程500到5500公里)。這些飛彈是阻攔美軍等勢力進入第一島鏈內側的A2/AD戰略的關鍵利器,其中不少還可以搭載核彈頭。順便提一句,美國和日本沒有這種飛彈。一旦發生飛彈交鋒,日本將處於絕對劣勢。
通常來說,射程的提升需要跨越很高的技術門檻。飛彈的可靠性是基於探測攻擊目標,引導進行精準打擊的目標鎖定能力來評判的。
12式的上一代SSM(88式地對艦飛彈),僅憑自身攜帶的探測判定雷達,無法探測到在海平線另一邊航行的敵方艦艇。按照陸上自衛隊官員的說法,「單獨使用的極限距離為距海岸40到50公里」,為了克服其弱點,海上自衛隊的巡邏機會靠近攻擊目標收集對方位置資訊,通過衛星通信手段將資料傳達給飛彈發射部隊。
12式導彈進行了改良,可以在飛行過程中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隨時更新目標資訊進行引導,但要想具備準確命中1000公里外內陸地區攻擊目標的能力,尚有待今後的技術開發。順便提一句,美國戰斧巡弋飛彈的本體上配有被稱作「數位景象匹配裝置」的電子光學感應器,具有主動識別、探測目標的能力。
美軍強大的太空基礎設施體系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撐,而日本並沒有這種力量。就算日本的國防軍工產業火力全開,恐怕也很難達到戰斧飛彈的能力水準。
防衛省到底打算如何精準命中1000公里外的目標呢?巡邏機或預警機不能入侵敵對國的空域。如果只是放飛出去,就會產生碰撞非軍事目標的風險。在野黨和部分媒體抨擊相關技術開發活動是在謀求「違反憲法的敵方基地攻擊能力」,但實際上,即使作為針對中國和北韓的威懾力量都讓人感到心裡有些不安。

不斷膨脹的建造費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是海上自衛隊的神盾戰鬥系統搭載艦。建造這種艦艇,說穿了就是放棄引入陸基神盾飛彈攔截系統之後的替代方案。
據稱,該艦艇將承擔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控任務,目的是攔截北韓發射的飛彈。2020年已經召開內閣會議敲定要建造兩艘。按照已經公佈的設想,標準排水量約為2萬噸,全長不超過210公尺,寬度不超40公尺。和海上自衛隊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相比,排水量達到2倍以上,全長也多了40公尺。
此前日本已經和美國企業簽訂採購合約,購買用於陸基神盾的「SPY7」大型雷達,放棄部署陸基神盾系統後,苦於如何使用「SPY7」,想到可用於艦載,於是計畫開始發生了變化。除了「雷達耗電量極大」(海上自衛隊官員言論)外,由於需要長時間部署在日本海負責飛彈預警,必須為船員提供寬敞的居住空間,所以船體變得更加龐大了。
起初給它的定位是專門用於攔截北韓飛彈的海上平臺,後來逐漸胃口變大,開始期待為其搭載12式SSM升級版,甚至應對中俄的高超音速武器。於是,建造費用不斷膨脹,不禁讓人擔心最終恐怕會超過引入陸基神盾的費用(約4000億日圓)。
圍繞SPY7艦的對立格局
比成本更致命的問題是,最終能否確保與美國海軍系統的相容性。SPY7原本是為了防範將來的高超音速飛彈等武器攻擊美國本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基於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遠端識別雷達(LRDR)的新一代技術研發而成,並沒有設想過艦載用途。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