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詹順貴:才上任就「柯規蔣隨」,蔣萬安為何也急著開發社子島?

詹順貴:才上任就「柯規蔣隨」,蔣萬安為何也急著開發社子島?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蔣萬安迫不及待推出大降門檻這類,明顯偏向籠絡土地開發商與投資客那方的政策脈絡看,要蔣萬安改變柯文哲的社子島開發政策恐怕緣木求魚,社子島居民的苦難恐仍一時難解。

文:詹順貴

蔣萬安在去年11月競選期間受訪時說「他感同身受社子島居民在沒有配套的禁建措施下所受委屈與痛苦,若當選市長,一定以務實態度優先解決社子島問題。」言猶在耳,台北市政府地政局長陳信良日前(3月4日)於社子島召開的,卻是以開發為前提的剔除徵收說明會,而且還是因循柯市府時代的舊方案,在當地居民強烈的抗議行動無法順利舉行,草草收場。算是蔣萬安接任市長後的第一場大型民意洗禮。

地政局長囂張面對社子島居民

蔣萬安選前還說「社子島生活品質、聚落文化、排水處理、公共設施用地等,都是居民關心議題,一定面對面和民眾溝通、凝聚共識。」但選後卻派地政局長陳信良出來當擋箭牌。

而且陳信良是在層層警力戒護下,遠遠的面對民眾拿著麥克風說:「我今天如果有能力給社子島好的環境,我現在就想做,我現在就想做。我們為什麼要委屈自己咧?這個環境這麼差,這個環境這麼差…」(摘錄自民視新聞畫面)話還沒說完,立刻引爆社子島居民眾怒,接著陳信良甚至還講出「再人身攻擊,就叫警局把他們逮了。」

陳信良的作為不是面對面通,顯露的也不是「感同身受」的誠意,而是一種霸權傲慢的父母官心態:「我認定你社子島環境這麼差,我要來幫你們改善」,社子島居民非但不該抗議,還應該感恩。

更可惡的是,他說社子島「環境這麼差」,不僅完全去脈絡化,而且流於非常主觀的判斷。難怪台灣知名都市規劃學者廖桂賢教授會感嘆:

這幾年,從台北市政府規劃與地政官僚對社子島一連串的作為與態度,顯示我們的規劃與地政教育極為失敗,培養出一堆技術人,卻沒有培養出專業倫理。沒有同理心,技術專業根本不配稱專業。

社子島申請剔除區段徵收說明會爆衝突(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4日上午在中洲區民活動中心召開「申請剔除社子島區段徵收說明會」,社子島自救會到場抗議,現場爆發拉扯衝突,台北市地政局長陳信良(前中)與居民無法取得共識先行離去。 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2年3月4日

社子島早在1970年就遭棄

社子島之所以50年沒有開發,台北市政府高官認定為落後、環境差的起因,是1970年間經濟部於《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評估社子島地區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地勢低窪易遭水患,需築堤保護才能開發。

於是,台北市政府公告實施陽明山轄區士林、北投2地區主要計畫時,將社子島列為限制發展區後,漠視至今。也就是之所以造成今日社子島的窘境,全是因為台北市政府對社子島公告禁限建了52年,此部分甚至還被監察院於2020提出糾正。但自柯文哲以來,北市府政務官非但沒有絲毫愧疚與道歉,還倒果為因認為社子島環境差,所以他們要來開發改善居住環境,言外之意彷彿這是一項恩給。

社子島居民為什麼這麼快對蔣萬安失去耐心?為什麼如此氣憤?因為去年(2022年)9月28日才開完會的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會議紀錄,明確記載「建議市府參酌第1次及本次會議民眾所提9大聚落剔除及不參加區段徵收等相關意見,研議重新檢討原訂定剔除原則,並就經檢討之剔除原則妥與民眾溝通及說明…」。

社子島居民期待5個多月後,北市府3月4日端出來的剔除原則,竟與2019年5月所提出的《社子島地區剔除區段徵收申請作業》一模一樣,等同受騙的社子島居民怎會不群情激憤?這5個月也許剛好是熱門選舉期間與選完政務交接、熟悉的過渡期,蔣萬安無法立刻完全掌握所有重大政務的推動情形與前因後果,這是可以理解體諒的,社子島居民也沒有限期要求蔣萬安前來溝通。

蔣萬安接手台北市政才第三個月,面對前朝留下包括社子島開發案在內的諸多爭議,其實無須急著毫無保留接收(如本文主題)或進一步推出餵養土地投資開發者利益的政策(如3月3日推出的《台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 7日接續推出的「都更五箭」等)。

而是應仔細盤點這些過往曾滋生爭議的政策,為何出現重大爭議?原因與改善解方為何?那些該捨?那些可改?何處該增?唯有經過詳細盤點檢討,才會知道如何取捨,也才能提出充分理由與民溝通。

蔣萬安準備柯規蔣隨?

針對社子島開發爭議,蔣萬安最該優先做的正是交給幕僚團隊或組任務型客觀單位重新詳加審視檢討,之後再來決定究竟是柯政蔣隨或改弦易轍?並提出他團隊重新審視後所做決定(不管是柯政蔣隨或改弦易轍)的詳細理由說明。

而非直接縱容負責執行開發的地政局(由該局轄下土地開發總隊執行),把4年前的舊方案一字一句原封不動拿出來敷衍陳情民眾。筆者好奇蔣萬安是否被急著進行開發的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被矇騙了?

社子島的開發,完全是柯文哲市府由上而下決策。源自2015年4月1日,在北市府市長室會議提出「運河社子島」、「生態社子島」、「咱ㄟ社子島」等3個均以開發為前提的方案,供當地居民選擇。默默但直接被剝奪的是只要解除禁限建,讓民眾可以重建、改建自己家園的選擇權利。

2016年2月27日至28日,北市府舉辦i-Voting,投票率僅有35.16%,根據當地里長說法,這35%出來投的多是預先進場的外來土地開發商或投資客,真正居民則普遍罷投。而被選定為開發方案的「生態社子島」,則是獲得那35.16%出來投票的社子島居民其中的62.27%贊成。

由於採全區區段徵收的開發手段,加上居民訴求「聚落保留方案」的心聲未獲重視,在在令社子島居民擔心不已。依據2019年7月5日台北市李得全副祕書長參加臺北廣播電台《公民總主筆》節目談「社子島的前世、今生與來世」的簡報,社子島居民在安置計畫聽證階段有42%反對開發,贊成開發的已大幅掉到僅剩3.66%,這是一項當地民意明顯變化的指標。

蔣萬安出席都更5箭台北無限記者會(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台北市長蔣萬安(圖)7日上午在市政大樓出席「都更5箭 台北無限」記者會,向媒體說明都市更新政策。 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2年3月7日

柯文哲的蠻幹

其實在柯文哲之前,陳水扁、馬英九與郝龍斌等三任市長也曾嘗試解決社子島問題,分別提出「第三副都心」、「輕軌捷運與河濱花都」、「台北曼哈頓」等規劃構想,後來都因防洪與環境因素而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