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月營收衰退近2成、產能利用率遇壓力,中國手機市場復甦牽動後續業績走勢

台積電2月營收衰退近2成、產能利用率遇壓力,中國手機市場復甦牽動後續業績走勢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公布2023年2月營收報告,雖然較去(2022)年同期增加了11.1%,但是較上(1)月減少了18.4%。這個幅度對照2020年至2022年的淡旺季分析,本次2月營收下降幅度大,凸顯手機市場需求不振。

人工智慧再夯,也無法挽救營收衰退。台積電(TSMC)今(10)日公布2023年2月營收報告,相較上(1)月減少了18.4%,下降幅度近2成,凸顯台積仍受到智慧型手機,及其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不振影響,而未來復甦首看中國市場。

台積電2月營收凸顯,產能利用率遇到壓力

近日,業內傳出台積電受到需求疲弱影響,今年第1季7/6奈米產能利用率落至5成,5/4奈米苦撐8成,這導致台積電7奈米及5奈米擴產計畫均已遞延,引起市場譁然。

台積電公布2023年2月營收報告,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1631.74億,較上月減少了18.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1%。累計2023年1至2月營收約為新台幣3632.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8%。

資深投資人黃伯堃告訴我們,2月上班日較少,各家大廠營收都會較上月下滑,如果單單從月增、年增率來看很容易失準。他強調,可以就每年1月至2月的衰退幅度,觀察台積電的業績好壞,也可以從此出發,投射整體電子產業市況。

例如,台積電歷年公布營收顯示,2019年2月較1月衰退幅度為22.0%,此後依序:2020年衰退9.9%、2021年衰退15.9%2022年下降14.7%,最後2023年減少達18.4%。他分析,從過往的營收可以發現,今年衰退幅度為第二高,意味著確實在產能利用率上有壓力。

手機、筆電市場不振,拖累台積電財報

從台積電2022年第4季季報顯示,主要業務是人工智慧(AI)的重要運算晶片,高效能運算(HPC)業務達42%,接著是智慧型手機達38%,物聯網占比為8%,此後依序是車用電子6%、消費性電子(排除手機)2%,最後合計其它業務達4%,而該季每股盈餘(EPS)達11.41元刷新單季新高,毛利率突破62%,業績非常強勁。

截圖_2023-03-10_下午5_37_14
台積電公開資訊

不過,受到全球景氣走衰影響,台積電法說會早已預告,2023年營收落在167至175億美元,季減幅度達到14.2%,毛利率回落至53.5至55.5%,季減6.7個百分百,顯示消費市場需求大減,衝擊在所難免。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指出,持續看到在2023年需求放緩,而半導體景氣循環將於第2季落底。

此時,台積電2月營收報告非常重要,因為俄烏戰爭持續,通貨膨脹陰霾仍未完全退散,作為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營收反應未來的景氣走向,是驗證魏哲家說法的重要依據,尤其是消費性電子,如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的需求是否能夠復甦,牽動上下千萬家業者。

市調機構:第1季手機產量年減18.9%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調查報告,原本手機各大品牌業者,預期透過2022年底節慶、電商促銷等活動,帶動通路庫存去化,但全球經濟下行持續衝擊消費信心,導致整體市場需求不如預期,拖累通路庫存去化進度。

再加上,去年年底中國鄭州富士康廠事件影響深遠,蘋果(Apple)季度產出仍被拖累。因此,集邦科技研究統計2022年第4季智慧型手機產量約3.01億支,季增4%,年減 15.5%,整體而言,去年智慧型手機生產量為11.92億支,年減10.6%,超越疫情起始的年衰退幅度。

集邦科技強調,由於2022年底的促銷成效不彰,通路庫存壓力延續今年第1季,加上適逢需求淡季,且中國鬆綁防疫後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回溫,故2023年第1季智慧型手機產量仍會持續下跌,預估僅約2.51億支,年減18.9%。

台積電業績回溫首看中國手機市場

集邦科技分析,若以2023全年來看,隨著品牌持續調節通路庫存,預測2023上半年通路庫存可回到健康水位,下半年則需視歐美經濟復甦狀況,以及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帶動的經濟效應而定,預估全年產量仍有機會成長0.9%,達12.02億支。

目前品牌手機排名如下,蘋果出貨為7350萬支居冠,三星(Samsung)下滑至5,830萬支次之,此後依序為:小米(含Redmi, POCO, Black Shark)、OPPO(含Realme, OnePlus)、Vivo(含iQoo)。前幾名的手機品牌,以中國廠從5名占3,意味著中國市場復甦將牽動台積電的業績走勢。

unnamed_(2)
集邦科技(TrendForce)提供

黃伯堃指出,就手機而言,目前美國市場相較全球偏向熱絡,歐洲處於僵持,中國正在從谷底復甦,其中蘋果在中國市場回溫,牽動台積電未來財報走勢。

不過,他認為台積電要重返高峰很困難,因為基於「產品多元分佈」的基礎上,台積電不太可能再降低毛利發展電車晶片,也無法快速擴大高效能運算產能,這會讓「產品線過度集中」,造成風險;因此,在短期內手機業務仍是台積電的重要營運核心,同時也為日後觀察的重點。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