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肖建華、郭廣昌、包凡:那些消失的中國億萬富翁,和收緊的金融監管

馬雲、肖建華、郭廣昌、包凡:那些消失的中國億萬富翁,和收緊的金融監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的不平等現象日益嚴重——據說習近平面臨著來自極左派的壓力,他們希望向黨的社會主義根源靠攏。億萬富翁失蹤背後的謎題,以及外界對中國政府處理商業問題的更廣泛關注,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經濟學人智庫(EIU)馬志昂(Nick Marro)向BBC表示,「有時,這些事件是精心策劃的,目的是發出信號,特別是針對特定行業或利益集團。」

他補充說:「歸根結底,這確實反映了對經濟的某一部分進行集中控制和收權的嘗試,這也是習近平在過去十年中治理風格的主要特徵。」

全球諮詢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中國和科技政策主管崔奧羅(Paul Triolo)說:「中國政府仍然專注於確保大型科技平台公司和參與者不會發展出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那樣他們將難以控制,更有可能違背中國政府的想法。」

共同富裕的關鍵還在於法治,法規必須同樣適用於富人和窮人。

北京堅持認為,該政策旨在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重大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破壞共產黨的地位。中國的不平等現象日益嚴重——據說習近平面臨著來自極左派的壓力,他們希望向黨的社會主義根源靠攏。

億萬富翁失蹤背後的謎題,以及外界對中國政府處理商業問題的更廣泛關注,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一些中國觀察者認為,政府這樣做有可能會使新的商業人才繞道而行。

崔奧羅說:「中國政府把科技富翁作為目標,潛在的危險是給那些希望成為下一個馬雲的科技企業家帶來更大的壓力。」

習近平似乎意識到擾動商業情緒的風險,在本周對人大代表的講話中,他強調了私營企業對中國的重要性。

但他也呼籲私營企業和企業家「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除了宣布成立新的金融監督機構外,上個月中國的銀行家們還被警告不要效仿西方富豪的「享樂主義」。

評論家認為這進一步證明了習近平對金融系統的重視。

馬志昂說:「最近幾個月,我們一直看到『共同富裕』開始慢慢滲入金融服務領域,特別是在高管的薪酬和獎金方面,以及管理層和初級工作人員之間的薪酬差距。」

習近平對億萬富翁的打壓是否能幫助他加強對權力的控制,還有待觀察。

但肯定會帶來風險的是,對中國金融市場、企業以及整個中國經濟的信心。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