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沙龍論壇】陳信聰、黃揚明:政論、名嘴與爆料者,可以促進政治進步嗎?

【媒體沙龍論壇】陳信聰、黃揚明:政論、名嘴與爆料者,可以促進政治進步嗎?
政大傳院助理教授黃俊銘擔任本次Media Talks主持人 | Photo Credit: 卓越新聞電子報 / 郭宇璇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黃揚明形容自己是「新聞的外送員」,將他人提供的素材以較完整的形式公開揭露,包括揭發由林秉樞操盤的側翼粉專、以及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事件等皆是如此。但他認為自己不是那麼重要,因為素材時常是別人給的,他只負責後續的查證與資料完善。

文:郭宇璇(特約記者)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所主辦的Media Talks媒體沙龍論壇,2022年冬季場以「我們還有媒體公共領域嗎?」為主軸,第四場講座邀請前公視《有話好說》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聰、資深媒體人黃揚明主講,並由政大傳院助理教授黃俊銘擔任主持人,陳信聰與黃揚明以「政論、名嘴與爆料者可以促進政治進步嗎?」為題,分享他們個人經驗,以及對政論節目與爆料文化的觀察與看法。

陳信聰:從《有話好說》到《阿聰現煮時》,不忘理性對話盼促成改變

陳信聰主持公視的公共議題論壇節目《有話好說》將近15年,日前宣布辭去製作人兼主持人一職,目前正在籌備一檔新的網路節目《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改以較為輕鬆的風格,結合旅遊與娛樂推廣深度議題。本次演講陳信聰介紹了在《有話好說》時製作的重要議題節目,以及未來《阿聰現煮時》的特色與討論主題,也分享其對於政論節目與公共電視的看法與期許。

「對話是很重要的、思考是很重要的。」陳信聰表示,《有話好說》節目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讓不同立場的人共同討論爭論性議題,也促進大眾的思辨。他介紹,《有話好說》談論的主題相當多元,從女性的月經平權議題,到台灣拍攝黑洞照片的技術發展,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從內子宮談到外太空」。接著,陳信聰也陸續介紹曾製作過的主題,包括南山公墓的文資保存、通姦除罪化、外送員勞權等。

陳信聰提及,公視長期以來被認為立場保守,不敢觸碰較具爭議的政治話題,他表示這與政黨傾向無關,而是因為沒有可靠的證據,「除非有百分之百的證據,不然就不去碰這個議題。」他強調,《有話好說》的優點是會謹慎對待傳播出去的資訊,「但就慢、就無聊、沒有效果。」許多網路內容則相反,傳播快速且影響力大,但稍有不慎就容易犯下大錯。

「如果我們不談,很多不同的思考沒有辦法去對撞,一定要對話。」在掌握足夠且明確的資訊後,《有話好說》也從不避諱可能招來批評的爭議議題,如精神疾病患者殺人、六四事件或同婚合法化等,他也表示,《有話好說》尊重多方觀點,從來不給來賓腳本、播出也是未經剪接的現場直播。

《有話好說》嘗試讓對立的雙方走向對話,陳信聰表示,下個階段是要「共同尋找可能的出路」,這也是他對此類談話性節目的期許。陳信聰主持《有話好說》這十多年來,雖然無法明確知道其為台灣社會帶來了什麼改變,但至少曾為許多重要的議題發聲,也收穫一些觀眾的感謝。

MediaTalks_w4_02
Photo Credit: 卓越新聞電子報 / 郭宇璇攝
陳信聰曾主持公視的公共議題論壇節目《有話好說》近15年,目前正在籌備新節目《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

離開《有話好說》後,陳信聰隨即投入新節目《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的製作,開著一台車子前往全台各地,實地探訪台灣重要且正在發生的議題。有感於收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是透過網路接收資訊;而媒體環境的淺碟化與娛樂化,也使嚴肅議題越來越難被接受與傳播。

因此,他表示,《阿聰現煮時》節目要「用吃喝玩樂的方式,騙大家來關心環境議題。」除了在《我們的島》的YouTube頻道上播出新節目外,他也預告,未來還會有一週兩更的Podcast,力求用低成本做出高品質的內容。

陳信聰坦言,面對深受演算法影響的網路社群環境,其想法較為悲觀。即使已經很努力製作新聞內容,但若缺乏成功的社群操作,就無法吸引更多觀眾;而就算新聞內容優良,若缺乏觀眾也無法發揮其效果。因此,他認為,雖然公視有政府支持、較無追求流量的壓力,也應該力求轉型,以讓更多人看見。

最後,陳信聰分享,作為新聞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感是能盡自己的心力改變社會;努力推廣自己的作品並不是為了衝高點閱數,而是希望越多人看見,就能離改變更近一步。他也對公視的未來發展表達期許,期望能有更多懷抱熱忱的人一起努力,逐步改善媒體與公共討論環境。

黃揚明:爆料者作為「新聞外送員」,確實做好查證應是第一要務

黃揚明近年以爆料政治人物的爭議事件為人所知,如引起社會輿論的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以及前立法委員陳柏惟肇事逃逸爭議等,皆是他在蒐集完善資料後率先公諸於世。黃揚明過去主跑政治新聞十多年,曾在《聯合報》、《蘋果日報》與《鏡週刊》等多家媒體工作,目前在Hit FM主持節目《嗆新聞》,以及不定期參與各政論節目。

首先,黃揚明分享自己先前在《鏡週刊》的報導〈范雲聲稱沒施壓 協調會「強烈建議回到3+11」錄音曝光〉。他表示,這篇新聞是他在一年多前興起要離開主流媒體的原因之一。「這種揭發內幕的新聞沒辦法上紙本週刊,只能在網路上看到這則新聞。」他推測,這是由於傳統媒體的思維認為紙本影響力較大(雖然實際上是網路影響力較大),與政府官員相關的爭議應避免太張揚。

「我以前踢爆過很多人、得罪過很多人。」黃揚明分享,自己還曾被民進黨的黨工,票選為最不受歡迎的記者。但他做為以揭發事實為己任的記者,將其視為莫大的成就。而由於他寫的新聞多為八卦、爆料屬性,因此往往與各種新聞獎無緣。他也不介意,笑說曾上過陳信聰主持的《有話好說》節目,也讓他感到相當光榮。

MediaTalks_w4_03
Photo Credit: 卓越新聞電子報 / 郭宇璇攝
黃揚明近年以爆料政治人物的爭議事件為人所知,如引起社會輿論的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以及前立法委員陳柏惟肇事逃逸爭議等

接著,黃揚明分享,去年在爆料陳柏惟有肇事逃逸的前科以前,花了一個月蒐集並查核各項資訊。他揭發此事後,還接到罷免陳柏惟團隊的發言人打電話來責備他「搶了獨家」,他藉此強調自己並未受人指使,也以自己獨立作業的身分為傲,「很多人都會覺得我是被某股力量控制,負責出來當魁儡、當打手,但我真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