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拉回習慣遠距工作的員工,老闆可試著將辦公室打造成「社交場所」

想拉回習慣遠距工作的員工,老闆可試著將辦公室打造成「社交場所」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德國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開,許多企業準備逐漸恢復線下辦公,可員工的意願卻與老闆大相逕庭,他們更樂意繼續居家辦公。是什麼原因讓員工排斥重回辦公室工作?怎樣才能改變他們現在的想法,自願回歸辦公室?

文:Sophie Brössler

長達幾年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結束後,很多上班族將重返辦公室。設於紐倫堡的德國就業研究所(IAB)所長菲岑伯格(Bernd Fitzenberger)向《德新社》表示,僱主普遍比員工更希望恢復線下辦公。

「主管需要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將辦公室的工作生活變得更吸引人,因為員工依舊更願意在自己的私人空間進行工作」,菲岑伯格如是說。在他看來,很多求職者甚至將能夠居家辦公當作理想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居家辦公避免通勤時間

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一月份發表的研究結論:居家辦公的一大好處為,在德工作的職員由此能平均節省一個小時的時間。超過2000位於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間工作的德國雇員,參與了關於通勤時間的問卷調查,並闡述了他們如何度過由居家辦公節省下來的時間。

該問卷調查得到了包括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WE)和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的支持。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居家辦公可以每天節省65分鐘,其中20分鐘被用來繼續工作,10分鐘被用來做家務,5分鐘被用來照顧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而大部分時間(差不多30分鐘)都被用於業餘愛好,比如閱讀、看電視或者參與戶外體育運動。

妥善安排十分重要

如何才能讓員工放棄額外空閒時間並且重新獲得在辦公室辦公的樂趣?德國就業研究所所長菲岑伯格表示,妥善安排必不可少。

他還稱:「老闆必須安排好重回辦公室的人員和時間。如果某位職員來到辦公室,但還是只能通過線上會議和其他居家辦公的同事溝通,情況就會不盡人意。主管可以將每週固定的線下工作日和社交活動聯繫起來,比如一起吃午餐或者組織輕鬆的小組聚會,這樣有助於讓員工發現線下辦公的樂趣。」

德國僱主協會總會(BDA)強調,許多上班族的未來工作生活將由居家辦公和線下辦公組成。他們還表示:「86%能夠接受居家辦公的企業想要把這種工作模式持續下去,甚至發揚光大。這不僅能使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增高,還使公司對應聘者更具魅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士入職。」

儘管如此,BDA認為公司或者辦公室仍然是面對面交換意見和協同工作的主要地點。

辦公室應成為「社交場所」

德國服務行業工會(Gewerkschaft Verdi)也支持將辦公室重新打造成「社交場所」。

Verdi工會「創新與優異工作」(Innovation und Gute Arbeit)部門的負責人維勒(Christian Wille)稱,為此需要一個新的空間規劃。他警告稱:「許多員工不想待在辦公室是因為那裡的工作環境不盡人意,比如噪音、辦公設備和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等原因。而在家工作通常可以更加專心。如果不考慮改變辦公室的工作環境,那麼員工重返後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

依他所見,除集體辦公室和會議室以外,僱主還必須提供獨立辦公室、安靜的休息區或者電話辦公區。

除了現代化的辦公室氛圍,許多企業還致力於提供更多福利,特別是IT這種大部分員工都改為居家辦公的行業。軟體企業SAP的企業發言人稱,公司不光在辦公室主辦活動,還提供兒童看護和不同的體育設施。

IT公司Bechtle的發言人也表示,他們甚至還為員工提供洗衣房和可以帶回家的晚餐。因此,員工可以更好的「節省時間並平衡工作和私人生活。」

程序公平和透明決策

德國巴特洪內夫國際應用技術大學(IU Internationalen Hochschule in Bad Honnef)國際管理專業教授伯里希(Susanne Böhlich)說道:「我經常聽到員工提出福利要求以確保自己更願意回到線下辦公,但是僅靠福利並不足以讓員工重回辦公室。居家辦公的滿足感讓我們完全低估了線下辦公的珍貴價值。」

與提高福利的觀點不同,伯里希支持主管階層坦誠相待。這位教授稱:「員工應該清楚為什麼他們要回到辦公室並把此看作為一種公平的程序,為此主管必須建立明確和一致的規矩。而員工應該能在制定重返辦公室的規則時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接受重返辦公室。」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朱家儀